第77章 此去通途43(第4/6页)

已经不在世上了。

宋修竹回国了。

他说是喜欢方斯闻做的饭,但方斯闻觉得他喜欢的是别的东西。

他们经常一起合作,有时候是国内的工程,有时候国外,也会邀请他们作为专家,或者设计团队去设计桥梁和隧道。

因为他们代表着华国最高的桥梁和隧道水平,同时,也是世界最高的水平。

就连荷国的专业公司,在邀请他们作为专家前去交流时,都特意升起了华国的国旗,以表示对他们的尊敬。

越来越多的世界桥梁在他们手里诞生。

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华国工程,知道华国交通,知道华国工程师的名字!

谢雁主持设计的最后一项工程,是内陆超级桥梁工程。

这项工程,和华国的城市规划结合在一起,在华国的东南沿海高度发达,成为世界经济大城,在羊山深水港连续多年世界teu吞吐量第一,成为全自动无人集装箱码头,在沪城成为国际航运空运中心……在无数奇迹被创造的时刻,华国对西南的大开发也在飞速地进行着。

三城超级桥梁工程,就是其中一个规划。

这三座城市在内陆并不是超级发达城市,但却是为了华国建成内陆国际城市的规划重点。

以三座城市为经济中心,向周边辐射发展,将建成内陆经济大圈。

这三座城市,在地图上呈为l形分布,北边一座为北城,l形拐角处为乔城,桥城的东边,是东城。

他们分别位于三个省份,负责带动该省份的经济发展,肩挑重任。

其中,东城最发达,因为它连接着华国重要的交通干道,但另外两座城市,只能算是落后贫困地区。

虽然它们刚刚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但距离成为发达城市,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而这项工程,将让它们的发展提前数十年!

直接从县,建成城!

这项工程,将和城市规划同时进行。

而之所以紧邻视东城的两座城市发展水平差别如此大,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天堑。

乔城和东城之间,有一个跨省湖泊群,湖泊挡住了路,挡住了桥,复杂的地形,也挡住了发展。

北城和另外两座城市之间,又隔着山脉,高山再次成了阻碍。

也就是说,这一次的工程,他们要同时解决跨湖泊,跨陆地,穿山隧道等复杂地势的问题。

如果说三城跨海工程是大而艰难,那么这个三城内陆桥梁工程,就是碎而复杂。

连接三座城市并不是最复杂的,随着桥梁技术和现代城市的发展,桥和城在内陆结合的越来越紧密。

就拿附近的渝城来说,渝城多山脉,地形高低不等,城市就建在山丘上,无数的高架路,高架桥,立交桥……可以说,在渝城,真正做到了——桥就是路,路就是桥。

而乔城,也是这样的的地形和规划。

同时,在规划里,乔城将会改名为桥城。

目的很明确——

把这个落后的小山城,建立成内陆超级城市!

而为了适应发展和需求,从一开始城市开发规划,就将桥梁融合在里面。

这将是一个为期更长,设计面更广的内陆超级工程。

用桥梁,去修建一座城市!

这里的地形非常复杂和独特,高山隧道的建造,同样会面临各种难题,因为山体的地质特殊,他们需要采取更加先进的隧道技术。

湖泊群高架桥、高山隧道,桥城——

所有的一切,都在以惊人的速度在这片大地上完成。

华国的各大实验室和大学里,对新材料的研究也永远没有停止,混凝土材料一次次的突破,给他们的工程带来了一次次更大奇迹的创造优势。

桥城的桥梁,既要有公路桥,行人桥,又要有高速桥,磁悬浮桥,轻轨、地铁……

这座城市融合了功能性和艺术性,被称为“世界桥梁与城市完美融合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