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与风同行15(第4/5页)

姚松退休前所在的铁道部专业设计院,经过几年来的变更,和华国南车,华国被车一起离开了铁道部,后来并入了第三勘察院。

三院和全国的很多团队都有合作。

这次她过去,就是为了收集数据。

秦沈线的确很低调,不敢打高速铁路的名字,提到就是客运专线,外人听来,只觉得半点都不和高速铁路搭边。

悄悄摸摸的建,悄悄摸摸的试车,中途还一波三折,差点夭折,即便如此,也推迟了通车的时间。

谢雁来得早,先到处勘察了一下情况,了解相关监测操作。

回到车站后,专线上负责测车的老秦给她介绍,“第一次的专线综合实验,用的是神州号跑出来的,这是资料。”

谢雁翻了几页数据报告。

神州号是一组内燃动车组,前身是一代“曙光号”,运营时速为140千米。

一辆内燃动力车,拉着十辆拖车,在铁轨上跑。

“神州号的速度只有一百多公里,但我看报告,秦沈线的设计时速是200,最高时速250。”

老秦对这个女生很有好感,她并不娇气,而且看起来虽然还很年轻,但却并不是个绣花枕头,来这里几天,先是去铁路上转了很久,态度认真。

他便点头道,“没错,神州号只是试一下,今天要进行的综合实验,是第二次试验,用的是先锋号动车组。第三次嘛,就是给你们从北京带来的了那列车准备了。”

谢雁点头,“先锋号是去年出厂组装的新动车组,和神州号的动力不同,采取的是电力作为牵引力,在之前的广淮深线上跑出过接近二百五十公里的时速,是华国目前的最高速记录。”

她翻了几页资料,“你们打算挑战这个速度吗?”

老秦笑了笑,带着谢雁到了数据监控室,“那就要看我们的司机了。”

窗外是铁路,而传感器和各种机器,将会把列车的各项数据,精确地传到他们这里。

在这趟车上,不仅有司机和列车员,还有铁道部的部长和副部长。

在这个没人知晓,也没有媒体跟踪报道的北边“客运”路线上,铁道部最重要的两位领导,还有无数相关人员,正在紧张地盯着从铁路上传来的数据。

谢雁提前就熟悉了这里的操作,能够帮助他们减轻工作压力。

很快,当列车开出时,数据一点点传了回来。

提速,行驶——

“时速一百公里。”

“一百二十。”

如果能跑出两百多公里的时速,并且让先锋号成为这条线上的主要客运列车,那么秦沈线将取代京沪线,成为华国第一条高速铁路线!

谢雁盯着那几个数字。

老秦在旁边,也屏住了呼吸。

一百五十,

一百八十!

正如陈运飞当初在公开课上播放的影片一样,在见证者紧张的注视下,列车时速突破了他们心理划得那根线。

神州号跑了一百四十公里,先锋号能跑多少?

它在华国南方跑出了二百四十九点六的时速,在这条专门为高速轮轨列车打造的铁路上,它又能跑多少?

“二百!”

“时速两百!”老秦激动起来。

这并不是列车的最高时速,它还在加速!

数字一点点往上跑。

二百四十!

逼近华国高速轮轨第一速度!

终于,在几双眼睛的注目下,列车时速突破了二百四十九点六。

二百六!

二百七,二百八——

还在提速!

二百九十!

每小时二百九十公里。

终于,数字到了一个最高点,开始往下降低。

它保持着高速通过了这条线的大部分路段,而那个最高点,也成为数据记录里浓墨重彩的一笔。

监控室里很安静,最后,老秦问,“半个小时前,就是最高点了吗?”

“是最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