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以身合道(第2/3页)

作为浮屠,玄奘天然反感朝堂权力之争,避之唯恐不及。

他同样也有意无意,为浮屠僧众说话,为佛门站台。

但这都是题中应有之意。

人家再怎么说,也是大唐高僧第一。

听他讲经,难道还吃亏了不成?

听经说法,只是表面,关键是自己要会思考判断。

在所有的表象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思维模式和逻辑。

掌握这种思维,便能推出对方心中所想,思维层次在哪里,剩下的便是自行琢磨消化,取长补短了。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除了脑子进水的人,没人会拒绝与这大唐第一高僧交流吧?

能西行两万余里,去往中天竺,获得辩法无碍,盛誉满天竺的高僧,多少人求着他见一面而不得。

有这样的机缘能当面取经,听一听佛法,还不花钱。

有谁会觉得亏了吗?

苏大为觉得不亏,他更没有去跟玄奘辩法的脑残想法。

辩个屁啊。

自己只是个不良人,又没有任何信仰属性,看道德经,只是因为它能启发智慧,仅此而已。

自己不是道士,跟玄奘有啥好争的。

所以叶法善找他的那套说辞,他是糖衣吃下,炮弹打回去。

被人当枪使的事,他不干。

袁守诚跟他谈玄,说了许多,还传了他一套坎离水火中天决,他也受着。

债多身不愁。

反正玄奘法师对自己也没任何要求,至少明面上没有,自己有事,法师还出力帮忙。

这人脉,不能断了。

最多只用自己抽点时间听他讲讲经,又能启发智慧,又不花钱,这种好事哪里找去。

至于袁守诚,修炼法传自己了,自己就请他吃了两顿酒,绝对赚大发了好么。

佛门和道门其余的事,他就不会掺合了。

他是后世来人,除了吃干抹净拿好处的事,冲在前头顶锅的事,他不干。

都是朋友,是自己人,没啥好争的。

听人说说话就能拿许多好处,换你你去不去?

答案不言而喻。

卢绾擦了一把自己头上的汗水,回头看一眼自己的战利品,有些欣喜。

胜了,而且是大胜。

原本,他还担心会很麻烦,会有硬仗

可惜没有。

报信的胡人刚进去没多久,卢绾挥军而进。

结果部落顿时炸锅,一触即溃。

没花多少功夫,便被他控制住了局面。

当然,还有些人趁乱逃出去的,他手下的人毕竟人少,没法全部控制。

但是凭着一百六十余人,接连拿下两个六七百人的部落,这已经远远超过卢绾的想像了。

连他自己,都说不清楚,为何赢得这么轻松。

是唐军战力太强?

还是敌人太菜鸡?

又或者是胡人成了惊弓之鸟?

他摇摇头,想不出个结果来。

不过这不重要,毕竟是大胜。

光是身后缴获的牛羊,便排出数里之外。

有这了批物资,唐军在一段时间内,是不必愁吃喝了。

不光是牛羊战马,还有……

大量的青壮。

以及,不少妙龄女子。

这些,都是唐军的战利品。

以卢绾的思维,自然想不到,大唐如今如日方升,是全天下的宗主国,视野所及之处,都在传颂大唐的强大。

西突厥阿史那贺罗虽然自称沙钵罗可汗,控制了这片草原。

可是在大唐的威势之下,也只是苟延残喘。

不论是前些年契苾何力对阿史那贺鲁的征伐,还是此次程知节率军东来,对草原人来说,都是心灵上巨大的震撼。

大势之下,人心早已不再安定,不再死死的与西突厥人绑在一起。

这才是这些部落投降这么快的原因。

再加上其余部落逃来的人一说,胡人们心里早就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