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高桓视角的番外 只是当时已惘然。……(第3/3页)

掬水和雁娘神色木然地迎接了他。

内殿近似荒芜,空洞洞的,宛若李桑桑后来的心境。

床榻上似乎还残存着李桑桑的气息,高桓坐了上去,忽然感到手心被膈得生疼。

他拿开手,看见了一只小巧银制熏球,他记起来,这是他送给李桑桑的被中香炉。

李桑桑留着它,从宜秋宫到绫绮殿,从东宫到大明宫。

高桓忽然感到心隐隐有些钝痛。

他记得那时候李桑桑小心翼翼向他求药的样子,当时他冷硬地回避了。

夜夜对着这熏球,李桑桑想起的会是怎样的他呢?

掬水眼中有沉凝的哀伤,她指向镜台:“那里是娘娘梳妆的地方,”她又指向琴案,“娘娘喜欢在这里抚琴。”

高桓走过镜台,仿佛能够看见濛濛铜黄中,映出李桑桑娇媚的容颜。

他的手按过琴弦,发出一段悲鸣般的泣音。

高桓蓦地收回手。

他走到书案前,边上的书架整齐地堆满了书,李桑桑的兴趣是广博的,从诗词歌赋到民间话本,从史书文章到山野游记,高桓从未知道她的这一面。

有一只匣子放在书堆之中,看起来略显突兀,这匣子用铜锁扣住,似乎不欲被人探看,高桓问道:“这里面装着什么?”

掬水眼中似乎有了哀、有了愤,她踌躇了一下:“奴婢去拿钥匙。”

打开铜锁,掀开匣盖,高桓的指尖像被烫伤一般。

这是他从前给李桑桑的那套浑书。

高桓略带苦涩地想着,他送给李桑桑的,就只有这两样东西了。

高桓的脚步有些虚浮,他慢慢走到殿门处,掬水突然出声:“奴婢还记得,建兴十四年那日,娘娘从宫里回来,奴婢问她,宫里如何,娘娘,将手中的柳枝给奴婢看,说这是陛下给她的,”掬水转身,从架上的锦盒里拿出来风干的柳枝,递给了高桓,“奴婢想,娘娘也许希望将它还给陛下。”

高桓接过柳枝,脚步踉跄了一下。

高桓离开绫绮殿。

他驱逐了大明宫的妻妾,放逐了他自己。

大明宫的每一处宫室,每一片梅林都在等待着她。

一切都在等待着她。

“回来吧、桑桑……”

从前意气风发的少年英主不再,大明宫拥有一个荒唐疯癫的主人。

天子求佛问道、请仙问卜,天下方士悉数赶往长安,这是佛道最辉煌的时期。

大明宫日日青烟不休。

仙风道骨的道人告诉高桓:“陛下命格极贵极尊,长寿延年,启太平盛世,”他见高桓不为所动,叹息一回说道,“陛下所求之人,与陛下注定无缘,纵使违背天命,欢愉只如花上露、草头霜,何必强求?”

高桓听完却淡淡问道:“若强求,有机会吗?”

道人说道:“若以性命为赌呢?”

高桓道:“可以一试。”

道人领命而去。

丁吉祥忧心忡忡地劝谏:“陛下三思,那道人恐怕与吴王关系匪浅。”

李桑桑死后,高桓没有耐心与高樟等人死缠,高樟顺利逃脱围剿,举兵谋反。

但这些,都与高桓无关。

四十九日之后,道人带来了他的仙药。

一枚赤红似血的丹药。

“陛下服用此丹药,并能得偿所愿。”

丁吉祥跪地,死死牵住他的衣摆:“不可啊陛下,这道人是吴王细作,他想要陛下的的命。”

高桓举起那枚血珠一般的丹药。

有苦涩的味道在舌根处蔓延,高桓站在琼楼之上,他仿佛看到火光流矢夹杂寒雪而来,金鼓声,呐喊声混着呼啸的风声打破了寂冷的大明宫的夜。

他仿佛在漫天火光中,回到了中元夜,他看见河灯上浮起了煌煌的光,带着他,走上小楼,走到李桑桑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