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第2/4页)

在想到这个问题的瞬间,宁知星的那点好奇心便被勾了起来。

她从前时常觉得自己后世在网络世界徜徉也算是见多识广,可现在却越来越觉得自己不懂的事情还有好多。

就比如这仪表厂,她只能顾名思义,联想到仪器表盘,可具体生产的产品,她好像乍一想居然还数不出超过五样。

“这家仪表厂呢,其实员工都是之前机械厂的员工,后来因为对仪表有需求,便专门成立了这间工厂。”陈博学像是来过了好几次,熟门熟路地拐着弯,到了实验室的门口。

说是实验室其实有些高抬了这个地方,这里也就是个少了些生产仪器多了些实验仪器的厂房。

宁知星好奇地往里张望,眼前的这个世界对她有些新奇,毕竟在这之前她既没进过厂也没进过实验室。

只见这些整齐摆放地桌子上全是各种各样半成品的仪表。

不对,不是半成品,只是没装外壳,旁边还放了立式放大镜,应该是为了能够观察里面机械结构的运转。

实验室里只有两个员工,看到来人毫无意外,继续做着自己的事情,时不时还向陈博学丢过来个崇拜的小眼神。

陈博学替几个孩子准备了椅子,他不拖泥带水,直接开始介绍:“你们知道这个仪器是做什么的吗?”

宁知星看着这仪器觉得眼熟又陌生,这仪器是长在一条水平管道上面的,下面那管道两头宽阔,只是这在哪看过呢?

陈博学只是稍一停顿便直接自己回答:“这东西呢是不是特别像个涡轮?它叫做涡轮式水表,是用来计算水管里流了多少水用的。”

听到这解说,宁知星便终于从记忆里捕捉到了久远的记忆,只是她印象里的水表和这已经有很大区别了。

“那你们又知不知道为什么我们要生产水表呢?”

明明是对着三个孩子,陈博学却丝毫没有敷衍糊弄的感觉,仔细地把自己知道的东西讲得更清楚一些。

简单来说,就是国家之前的自来水收费比较简单粗暴,一般是两种收费方式,一呢是找个看水龙头的人,大家按着票或者钱拿着桶排队领水;二呢,是直接按照人头收费。

“所以这会导致什么样的问题呢?”陈博学指引着三个孩子开始思考。

肖烨:“人多的时候会排队。”他对这点特别有感悟,毕竟家附近的那提水点每天都有人在排队。

宁振涛:“肯定很累,要提着水跑来跑去可辛苦了。”

宁知星:“按人头收费不公平,用水多和用水少收一样的钱,要是家里有人觉得吃了亏,肯定会偷偷弄很多水出来的。”家里有宁奶奶,对于类似的心理宁知星还是颇有感悟的。

“对,你们说得都对。”陈博学神采奕奕,不过也没往深里说,这还涉及到对地下水资源的调配等问题,“所以在这时候,除了水管,最重要的就是你们看到的这个小东西。”

屋内的人在讲课,屋外的宁振强靠着墙略有所思。

他们村里不用说,县城里现在是靠水井取水,这两年陆续建了水龙头,只是水龙头的水要钱,大家都没舍得,大多还是打水。

而现在他听陈博学的意思,这未来每一家都要有水管入户,按每个小户计算,否则也没必要琢磨这个。

那么除了自来水外,厕所呢?以后还会以公厕为主吗?

这看起来是个小问题,可影响不是一般的大,不说别的,就说这水管怎么铺好看、合理;这要是水管裂了破了要怎么维修?之后要是每家要接水管是要直接接在外面还是要重新装修?

“怎么了?”同样没进去的肖建国关切地问道,他对于自己的救命恩人还是很上心的。

“我听陈教授的意思,以后大家家里都要接自来水了?想研究一下铺水管之类的活。”他也没瞒着,“我们现在有空的时候会去县上帮忙装修,这不就想着到时候该不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