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第4/5页)

宁振涛忽然明白了什么叫天高皇帝远的道理!他犯的最大错误,就是没认识到谁是能真正管着他的“皇帝”。

厂里的那些员工算什么,他躲着点就说自己闭关读书难道他们还会非要来吗?可妈是真行呀!

所以这么一想,还是工厂好,工厂就是他的家!

他原本还想着哥哥的建议可以慢慢来呢,现在一想,慢什么慢!得快点推动!好叫大家都忙起来无暇管他。

……

宁知星地将手上的书放在陈博学的桌上:“教授,这几本书我都看完了。”

“这么快就看完了?”陈博学有些意外地看着桌上的那几本书,他办公室里有一个书柜,专门放着他拜托朋友收集来的进口书籍,这些年来他的工资至少有一半花上了上面,半个月前宁知星来借,他便欣然地替她选了两本合适的。

说实话,这要是其他人这副表现,陈博学那就要生气了,毕竟这么快还十有八九是没认真看。

可要是宁知星……

那只能说宁知星效率太高了!

哎,只是宁知星同学找他借的几本书居然都更偏向光学,他们核物理学多好啊。

宁知星耐心地等着陈博学回神,说起来她认识教授后,教授好像越来越常出神了,这就是研究人员随时随地都在思考吗?

陈博学回过神,立刻露出了个和善的笑容:“今天找你来是有点事情要和你说,之前和你提过研究生的事情你还记得吗?我这边已经和学校沟通过了,打算呢这个学期帮你们结束本科的学业。”

宁知星有些惊讶,她还以为陈教授是随口一说,毕竟她这才是入学的第一年。

还有就是……“我们?”

“嗯,还有肖烨同学。”陈博学解释道,“肖烨同学前两个月交了篇论文,解决了国际上一个数学难题的分支问题,学校已经把他的文章送到国外投稿,现在在走流程,今天才收到的信。”

国人现在在不少行业还没有话语权,哪怕他们学校几位教授内部审稿、还请了其他学校的数学系教授帮忙,又运用了巨型计算机验算,可在稿件还没有刊载也没有得到认证前,学校一致决定先不往外宣传。

宁知星倒是记得这事,这篇论文是肖烨自己埋头写的,当时写完给宁知星看的时候,上面还挂了她和哥哥的名字。

数学到了后面,想要继续学深是要下功夫的,宁知星看着那篇论文,也算是久违地有了看天书的感觉,不过好在基础还在,旁边又有论文作者的全程解读,花了点时间,她倒也勉强能搞懂论文要讲的东西。

简而言之,就是……解答了一个数学问题。

宁知星明白了什么叫专业与专业有壁,她点了点头,为好友的成就鼓掌,然后拒绝了肖烨把她也写在论文作者的提议。

宁知星很为肖烨开心,陈教授这么说就意味着肖烨的文章应该是通过了,只是刊登还需要排队,或是还有改稿的环节,虽然她对于肖烨解决的问题级别不太了解,不过既然这次陈教授会点到他,那么就意味着肖烨的研究成果一定具有其突破性。

陈博学又解释道:“知中那边是我压着的,我们商量了一下,他读的不少专业都需要一点时间沉淀,我也和外语系、文学系、政治系的几位教授商量过了,他们之后会多关照他。”

宁知星对这倒没意见,虽然她的每个项目包括肖烨这次写论文翻译都带上了哥哥,可哥哥从来没因此对他们的研究产生过多的兴趣,反倒是总能在他们的研究中找到灵感添加到自己的小说里头,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宁知中之前也和他们说过,他现在无非是三选一,外语文学或从政,而这三门学科都是需要积累的,拔苗助长并不适合。

陈博学确定宁知星没有因为二缺一的消息不开心后便松了口气:“当然,学校也完全尊重你们的个人选择,如果你们想多读一年两年也无伤大雅,只是我们以老师的角度,更建议你和肖烨转为研究生,跟着项目组做研究,这样更能发挥你们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