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章、破而不破(第2/3页)

司马亮一声“谢楠”呼出,谢楠侧过脸,冲他笑了笑,然后随着嬴吉一起出了门。

嬴吉对司马亮自是不闻不问,有殿中武士来将之拖了出去,司马亮大叫大嚷,不停咒骂,但他骂的却是谢楠。

正骂之间,李非缓缓走到了他的面前。

司马亮的骂声骤然而止。

“曹猛明知必死,却向天子请求体面,他死得也确实体面。老贼,你虽今日不死,却体面全失……你终究比不过曹猛。”李非对着司马亮道。

司马亮愕然望着他,然后气得直哆嗦:“李非,若非老夫,岂有今日之局?陛下年少,不是你这等奸贼在侧,如何会忽视老夫?”

李非冷笑:“你错便错在陛下年少四字上。”

说完之后,李非也不理睬他,而是对拖着他的武士道:“将他赶出长乐宫,令咸阳令遣人,押送其人返回洛阳,再传令洛阳令,好生监看此人,不许放此人出洛阳一步!”

司马亮全身发抖,若他不是向来身体强健,此一刻,几乎要被气死。

而嬴吉与谢楠并肩前行,嬴吉笑道:“若非谢卿,朕岂得快意,谢卿乃朕之姜尚也!这等老朽衰腐之辈,不愿意激流勇退,却还想着操纵朕与谢卿这般的英雄,当真是该死……以谢卿之见,如何处置这老朽?”

谢楠知道这是天子嬴吉给自己出的一道题目。

这位天子虽是年少,出身于市井,但绝不是一般的人。

无论是心智还是胆气,这位天子足以称得上英雄。能够与英雄同行之人,自然也不能差得太多,若是相差甚远,哪怕有一时的功劳,此后也会渐渐落后。

所以他必须巩固自己在天子面前的地位。

因此,谢楠面色不改,轻声道:“臣以为,陛下当赐爵赠金,命其回洛阳著书,功成身退,亦是一时佳话。”

嬴吉哈哈笑了起来。

谢楠的意思,是还要给司马亮留几分颜面,至少在面上,不要让其太过。而这样的目的,并不是真正为司马亮着想,是为嬴吉的名声考虑。

司马亮毕竟是年高望重的老人,学生众多,给他留些颜面,他自己也不会将宫中之事到处宣扬,这样一来,这个令人厌恶的老头被赶走,但同时嬴吉礼贤待士的好名声却留了下来。

毕竟刚弄死一个曹猛,再逼死一个司马亮……至少后人的私史里,嬴吉少不得一个刻薄寡恩的评价了。

而且,司马亮这老东西还在,也就意味着谢楠不能够统合九姓十一家的力量,对于嬴吉安心使用谢楠,也是一个帮助。

想明白这点,嬴吉笑声停住,轻轻拍了拍谢楠之肩:“卿为丞相长史,十年之内,当为丞相。”

这个许诺,谢楠也只是一笑:“臣于功名权势,并无贪恋之心,只是天子所赐,臣不能辞罢了……”

这个态度表达得也极好。

谢楠才三十岁出头,若真十年后为丞相,也就是四十岁便成为天下文臣之首,正是年富力强经验丰富之时。

但谢楠不强求权势,只是因为对皇权的尊重,才接受天子的赏赐——这将天子放在极重的位置,而这正是嬴吉朝思梦想的。

他哪里真的不感激曹猛,哪里想要致曹猛于死地,但是权力之争,容不得他有半点退缩,若是曹猛还在,谁会尊重他这样一个软禁在宫中的皇帝,谁会承认他手中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卿以为如今头等大事为何?”嬴吉又问道。

“自是安定人心,陛下可大赦天下,同时开科取士。”谢楠毫不犹豫地回答,“赦天下可收民心,开恩科可收士心,陛下再赏赐将士,可收军心,如此一来,天下安定,陛下再可徐徐以革旧制。”

嬴吉微微一愣。

开科取士乃是烈武帝时便有的想法,但因为内外反对之力太大,一直未能施行。据嬴吉所知,最为反对开科取士的,一是世家大族,二是各家学派。现在谢楠却向他建议开科取士,这也是大将军曹猛临死之前的遗言之一,这让嬴吉不能不好好思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