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章、你说的是(第2/3页)

勿离咬着牙,将事情经过说了一遍。他自然少不得粉饰,他的军队全部的英勇抵抗,不过是在犬戎人到来之时射了七八十枝箭,然后没有按照犬戎人的命令立刻投降,而是弃布罕沟而逃。这事情他不能告诉赵和,毕竟那弃地而逃的,正是他的王妃的兄长。

“布罕沟里的粮食呢?”赵和问道:“我记得提醒过你,要将所有城外的囤粮都运回城内。”

勿离这一次又吞吞吐吐起来。

赵和看了之后,叹了一口气。

“直接说吧,此时若还隐瞒,对战局没有任何好处。勿离大王,你要知道,我输了,还可以躲回南疆,躲回大秦,你输了的话……”

赵和没有说勿离输了会是什么后果,但勿离明白他未言之意。勿离当即咬牙:“因为大多数车马都用在运送远处的粮食上,所以布罕沟……粮食大半运回了贵山城,但还留下一小半。”

“一小半,到底是多少。”赵和不耐烦地道。

布罕沟因为靠近河水,是这贵山大宛难得的可以水运之地,因此,勿离从其曾祖之时开始,便在这里设有布罕库,储藏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这座经营多年的粮库,规模自然不小。

“大约……大约二十万石……”勿离道。

赵和瞪圆了眼睛:“二十万石,大约,这还只是一小半?”

勿离勉强笑了笑,没有作解释,只是神情也有些沮丧。

这怎么能怪得了他……正是因为布罕库水运便利,所以勿离才有意将从别国弄来的粮食也运至此处,然后再由船统一运至贵山城来。可是犬戎人原本还只是在河中一带搜刮,谁晓得转眼之间,他们就暴起发难,兵锋直逼贵山。

特别是到布罕沟——这可不是犬戎进攻贵山的必经之道,布罕沟在贵山北面甚至有些偏东,犬戎人应该是从西面来才对!

赵和闭目凝神了一会儿,然后笑了起来。

“行吧,行吧……”他一边说,一边站起身。

勿离忙接过他手中的鱼竿,口中道:“都护也不必太在意,二十万石粮罢了,犬戎人若是大兵来此,也不能让他多吃几天。”

赵和点了点头:“你说的是。”

他点头之后,又张开双臂,自有侍从上来替他取下身上的蓑衣。

“犬戎人若来得少了,这些粮食倒是够他们吃的,但人少了又怎能攻下大都护一手主持的贵山城防?”勿离半是安慰自己也半是向赵和解释地道。

赵和又点了点头:“你说的是。”

勿离觉得有些不对劲了。

他不是蠢人,如今只是局势所迫,成了赵和掌中的人物,但其基本智慧尚在,很快意识到这其中的奥秘,不由得脸色变了:“我身边……有犬戎耳目?”

在布罕沟囤粮之事,事属机密,而且布罕沟不在犬戎人攻打贵山的必经之地上,犬戎却出其不意夺下布罕沟,这只证明一件事情,有人向犬戎泄露了机密。并且,此人在贵山城中的地位不低,至少能够知道布罕沟的事情。

若果真如此,那么岂不意味着贵山城的虚实,也已经被此人透露给了犬戎?

再往深处想去,因为金策之死的缘故,勿离是不得不靠上了大秦这条船,但贵山大宛的其余贵人呢?如今犬戎大举来攻,主导此事者更是威名赫赫的大单于,若是能够献上赵和、勿离的首绩,在犬戎大单于那里换个功劳并不难吧,甚至可以换取贵山大宛之王的王冠?

勿离再看赵和,偏偏赵和仍然是对他点头:“你说的是。”

“我……我……”勿离心乱如麻,想要赶紧回去,将那个泄露秘密之人找出来,但又心里隐隐有种期盼,或许通过其人与犬戎联系,自己在某些时候……也可以换艘船乘?

这不怪勿离如此,事实上,包括大宛在内,葱岭、河中地区诸国,夹于大秦、犬戎两大东方势力和波斯、大食两大西方势力之间,他们除了南下欺负欺负天竺人之外,几乎只有挨打的命。小国夹于大势力之间,若不能善作墙头草,必然朝不保夕,更有甚者,成为强国的鞋垫,被来回往复摩擦,直至亡国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