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表态示威(第2/3页)

赵和大步走入长乐宫正殿。

他抬头望去,正殿最里面,那高高的御座如同十年前一般。

十年之前,他就在这大殿中击杀了嬴迨、晃冲之,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大秦的方向。十年之后,他又来到这里,再次改变大秦的方向。

他没有停步,直接走了过去,一直走到御座前的台阶处。

百官跟了进来,各寻班位,目光却紧紧盯着他,看他会不会走上去,然后直接坐在那御座之上。

赵和直接走了上去,但却没有坐下来,而是站在御座之前。

他转过身,望向百官。

百官屏吸凝神,无一人言语。

赵和也没有说话,因此长乐宫大殿中,虽然挤进来数百人,却一时间静悄悄的,针落可闻。

然后大殿外,一位力士猛然击鼓。

鼓声三响,表示朝会正式开始。

“今日与诸位相聚于此,只因国家不幸,板荡不休,百姓遭难,无人可抚。”赵和的声音在鼓声停后响起:“如今,外患陈于边域而内忧起于京畿,朝廷权威失尽,外臣聚众观望,长此以往,家国皆危,大秦必亡!”

百官们悄悄相互使着眼色,这些看似大义凛然的话语,能够唬弄一般黔首与热血之徒,对于他们这些官场中浮沉多年的人来说,却没有太大的用处。

无非就是想借此为自己争取大义的名份罢了。

“我知中原之乱后,自西域起兵来此,昼夜兼程,幸哉及时。如今乱虽已起,祸尚可制,诸公皆朝廷大臣,德才之士,收拾如今局面,有何教我?”

无一人出声,此时此刻,无论是怀着什么心思,众人也都明白,没有确定赵和心意之前冒然出声,好处未必有,罪名却少不得。

“诸位出声之前,我在此与诸位相约一条。在今日大殿之上,只要非胡搅蛮缠迁延误事,凡有所言,皆无罪责,哪怕是骂我赵和乱臣贼子,亦不罪之!”赵和见此情形,不得不又说道。

人心最难收拾,他很清楚这一点,哪怕他现在实际上控制住了咸阳城与京畿,甚至可以说已经控制住关中、正在接手整个中原,但他仍然没有将此处人心尽数收纳。

他希望能够在不触及原则与底线的情形下,尽可能获取更多的支持,毕竟他接下来要面对的敌人,要进行的事业,都需要真心实意的支持者,而不是阳奉阴违口是心非的潜伏者。

“臣咸阳令田珍有言。”他话声落后不久,一个人出声道。

田珍从人群中走了出来,他神情肃然,手中还捧着一份书札。

“请咸阳令说之。”赵和道。

田珍的额头鬓脚都有细密的汗水渗出。

他知道因为司马奂的事情,他在赵和面前失了分,因此不得不第一个出来说话,希望尽可能挽回一些。

原本这件事情还不需要他亲自出马的,他们安排好的那位第一个发言的小官,此时正缩在人后一脸愕然。

“臣前日清点咸阳各库之时,发现一物,乃是烈武帝四十年时有人所献铜鼎。”

“臣谏议大夫鲁彦有言!”就在田珍欲继续往下说时,突然间一人排众而出,厉声喝道:“大都护今日所议者,乃朝廷要事,烈武帝四十年的旧事与今日何干?况且当年献鼎之事,臣鲁彦亦有耳闻,不过是小人伪造祥瑞以图幸进,田珍以此旧事乱今日之正务,正是胡搅蛮缠迁延误国之举!”

此人声音高亢,说话有如连珠一般,他开口之后,田珍其实还在说话,但却被他的声音压住,以致于殿中所有人耳中听到的就只有这位鲁彦的话语。

鲁彦说到这里之后,拱手向赵和一揖,然后怒视田珍,田珍为其言语压制,一时间不知是不是继续将未说完的话说出来。

见此情形,又一名官员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