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无名不顺(第3/3页)

“请说。”赵和道。

“大都护谦逊之心,如日如月,天下可见。大都护不欲于功德不显之时为帝,所定者非一朝国本,而是千秋万载之国本!”向歆先是捧了赵和两句。

但这也不完全是吹捧,事实上,百官此时已经意识到,赵和的这“三功”与“传承”之制,实际上是对天子之权的一种自我限制。此前天子传承这一事关国本的大权,都是皇帝自决,了不起也不过是皇族商议,象曹猛那样行废立之举,实际上是不合理的。但赵和提出三功、传承之说,就给了大臣们干预皇权更迭的权力。

皇权与臣权,自大秦立国之后,便处在一种动态的变化之中,而赵和此举,实际上是在部分让度权力,以此来换取他们对自己政策的支持。

就在众人盘算着赵和究竟为何要许出这样的好处之时,向歆又继续道:“虽是如此,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大都护欲立此三功,无名则不顺,故此,以臣歆愚见,大都护当为护国主,权摄皇帝玺印,以当天下之任!此百官之意、万民之念也,大都护不可再辞!”

说到此处,向歆干脆将自己的帽子摘了下来,露出灰白的头发:“大都护若再辞之,臣歆只能遁迹山林,以避祸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