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第2/3页)

但她得到的答案,却还是否定。

“我们《临海之声》是面向大众的媒体。之前你做的那两期报道大约也能算是为社里拓宽了受众群体,但第三期你显然没把分寸感掌握好。”

“我的分寸感怎么就没掌握好了?”

如果是换在平时,陈锋是不会和自己的上司这么说话的。

但这一次,她显然是觉得既不甘心,又不服气。

“首先,我没在报道里进行煽情,凡事我都力求一个实事求是,而且……”

“你的这期报道,切入角度的分寸没掌握好。”

主编摘下了眼镜。

在这一刻,他看向自己手下这名得力女将的目光已近乎严厉。

“你为什么非要把我们《临海之声》搞成女权斗士的形象呢?你知不知道媒体吃女权饭的这顶帽子一旦戴起来了,就很难再摘掉了?你这的这期报道一发布出去,我们社的路,就会给走窄了,把阳关路走成了独木桥。”

面对这样的指控,甚至是指责,陈锋感觉满肚子的委屈。

她想说,我的这份报道怎么就能把我们社给整成“女权斗士”的形象了呢?

我这不就是实事求是地做了个跟踪报道吗?

难道因为受害人都是女的,搞事的又都是男的,我就不能把那几个女孩放在一起,做个专题报道了?

作为一个新闻媒体人,我也就不能提她们的受害经过和谣言扩大的过程了?

不然,我就成了“吃女权饭”的了?

主编说的这碗“饭”在哪里,她没看到。

但这个男人看向自己的目光却是让她意识到,如果她再执意和对方争执下去,社里恐怕就要没有给她吃的那碗饭了。

于是心里那些话,就全都没有说出来的意义了。

.

火锅的“咕咚”声依旧还在单鸣明租住的这间公寓里响起着。

单鸣明给陈锋烫了两块毛肚,给她夹到碗里。

“那你喜欢你做的这三期报道吗?”她一边吃着碗里的牛肋肉切片,一边这样问道。

“我喜欢啊!我真的特别特别的喜欢!”

在单鸣明这里,陈锋心里的那份不甘终于得到了诉说的空间。

真的,她真的太不容易了。

以至于她一开口,就哽咽了起来。

陈锋愤愤地拿起一整包抽纸,擤起了鼻涕。

她说:“入行这么些年,这是我做得最有激情也感觉到最不一样的系列报道!我觉得我就算是赔钱去做,我也要把它做得不留遗憾。”

在自己最好的朋友这里,她又说起了自己的理想,自己的信念,以及她在做这三期报道的时候找回的,“梦想感”。

她说,她从没这么觉得自己是在正确的道路上,做正确的事。

她还说,在做第二期报道的时候,她就从第一期报道的身上总结了很多成功经验,等到了第三期的时候,她更是用上了毕生功力……

单鸣明认真地听完了那些。

而后,她就问道:“所以,你给你这两期报道的成功,找到它们的X因素了吗?”

这个问题显然就把陈锋给问倒了。

“什么X因素?”

单鸣明这才反应过来,陈锋并不是陈枫,很多陈枫知道的专业知识,这个世界里的陈锋却是并不知晓。

单鸣明替她解释起来:“就是你的产品里所具备的某种别人所不拥有核心要素。有了X因素,就算你在别的方面再欠缺,有再多的缺点,目标客户也愿意为了这个核心要素忍受你。只要拥有X因素,你就可以让起码一小部分的人特别特别的喜欢你。”

突然之间接收到这样一个全然陌生的概念,陈锋显然有些云里雾里的。

她觉得自己好像明白了单鸣明说的这个东西,却又不确定自己是不是真的正确理解了。

单鸣明继续启发她道:“你看,你入行的时间也不是很短了。在这两期报道之前,你已经写过很多报道了。但那些报道有过这样的成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