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张氏:我想当老师(第2/3页)

因为少庭现在也经常看报纸和小说,所以了解到如今一部分女性都有了出来上学读书的权利,但大多数这样家庭的女性,包括她们中很大一部分都认为,出来上学接受西方化的教育,会英文与数学,固然值得骄傲。

但要出来工作赚钱,那就很让人瞧不起了——这样的女孩子家境定是很一般,竟然要靠女儿赚钱养家。

许少庭当时看到小说里那富家女主的想法,以为是作者编造,跑去问了许嫣然和张氏,俩人反而奇怪的看着他,告诉他这正是当下许多人的共识。

惊得许少庭消化了好一会儿,才想通:社会的进步都是缓慢的,人的意识形态是不可能一步跨到位的。就像那些女孩子都能读书了,可显然她们很多也只是将学识当做了标榜自己身价的、与珠宝首饰并无区别的东西。

你看着她们好像也是女权先锋,会写文章,会引经据典的与男人争高下,但却因为时代的局限性,仍然不明白女性想要提高自己在男权社会的地位,想要真正的获得话语权,最好的办法就是参与到社会公共劳动中,大白话就是——出门工作。[1]

张求仁在那边叹气,刚开始抱怨:“有这样水平的女性,要么十分厉害,来我们这里做个老师也是耽误人家,要么够做个中小学老师,可也都大多家境普通,也要赚钱养家,但学校本身就是救助性质,每多一个学生都是在往外出钱,教职工这块的工资就只能一再缩减了。”

许少庭特别理解的安慰:“是不好招到,但是只要女老师吗?”

张求仁更气了:“有些女孩子家长威胁我们,要是不专门分出女孩子的班级,不配备专门的女教师,就要把孩子接回家,不允许她们上学了。”

少庭还能说什么,其实是那些家长的错吗?但他们也都是接受着这样的观念长大,所以究竟是谁的错?大概,正是因为寻根追底,发现每一个人都是时代下的受害者,所以才让人更加难以接受。

——没有谁是真的错了,这也就是真正的悲剧吧。

安慰了张求仁老师几句话,挂掉电话,少庭也知道说的话都是不痛不痒,在真实的困境中,拿不出解决的方案,所谓的“言语有力量”也只能变成“言语是如此的苍白无力”。

但也许世事就是如此巧合,许嫣然和张氏两人把电话旁听了从头到尾,虽没听到张求仁说的话,也从许少庭的回话中了解了来龙去脉。

许少庭蔫嗒嗒的走回自己卧室,两位女士自去了客厅,俩人接头交耳的嘀咕了好一会儿,便抬脚去了侄子/儿子的房间。

少庭刚写了个《大道》最新章节开头,两位女士进来,他只好放下笔,许嫣然是老样子的行事做派自有她那番随性曼妙的风情气质。

张氏如今也换了衬衫长裤,她人不高,但足够瘦,从出了老宅后,如今跟着孩子们天天喝牛奶、果汁,脸色变好了不说,脸颊也日渐丰润起来。

而前几天参加了叶校长葬礼后,更是被许嫣然撺掇着烫了头发,只是烫出一头小卷爆炸头的效果,气的她差点掉眼泪。还是许嫣然想了办法,把头发全部用珍珠卡子别在脑后,再画了眉毛与口红,于是终于能勉强称得上是位面貌虽一般,但也算一位摩登女郎了。

看着如今米色丝质衬衫掖在深色长裤中,映入眼中的便是个精干简练的、瘦伶伶的三十来岁妇人。

许少庭不禁感慨,谁还能想到这是他刚来到这个时代,见到的那位被生活摧残的已然是麻木且行尸走肉般的女人。

许嫣然推了推张氏:“少庭,你母亲有话想和你说。”

许少庭指了指自己的床,示意两位女性长辈坐那里说话,他从两位长辈进来就没动,其实是很不礼貌的。

可惜两位女士对他都很是宠爱,加上有很重要的事情与他商量,便没注意到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