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各路诸侯讨楚(第3/4页)

将众人的神色反应看在眼中,李儒又道:“其二便是诸位将军投奔袁本初,以其为主!”

“什么!”

如果说第一策他们还能够接受的话,那么李儒所提到的第二策简直就是超乎了他们的想象。

就算是做梦,众人都没有想到李儒竟然会建议他们前去投奔袁绍。

对于袁绍大家自然清楚,出身于四世三公的袁氏一族,又是当今天下数得着的青年俊秀,也算得上是一位风云人物。

可是要他们前去投靠袁绍,这心理上的不适应更大。

李儒缓缓道:“以吾观之,自黄巾之乱大汉根基便遭受重创,先帝又大兴州牧制,可以说埋下了天下大乱的种子,如今朝廷势弱不足以镇压天下,群雄散落各方,天下大乱在即,袁本初当为一潜龙,他日未必不能顺势而起,龙飞九天……”

听完李儒之言,众人一阵沉默,他们不得不承认,李儒说的很有道理。

缓缓起身,李儒走出营帐道:“言尽于此,何去何从,诸位且自选吧。”

李儒的身影消失在大军当中,而营帐之中则是一片沉寂,显然一众将领皆在考虑自己的将来何去何从。

不远处人马喧哗,正是在袁绍的建议之下,先一步撤退的并州精骑。

西凉军大败崩溃的场景自然是为丁原、袁绍所探知,二人眼见西凉军大败的凄惨景象,心头自是戚戚然。

毕竟西凉军大败也有他们的责任,如果说他们当时能够尽起兵马相助西凉军的话,就算是败,也不至于会败的如此之惨。

不过丁原这会儿则是一脸欣赏的看着袁绍道:“此番若非是本初的话,或许我并州精骑也要遭受重创,不知本初可愿在我军中……”

袁绍听得丁原招揽,心中不由的一阵意动,不过很快便打消了心头的念头,向着丁原微微摇了摇头,一脸正色的向着丁原道:“还请大人海涵,大人好意绍只能心领了。”

讶异的看着袁绍,只听得袁绍郑重无比的道:“当今从好听阉宦当道,袁某当奉大将军之遗志,高举清君侧之大旗,铲除朝廷阉宦,还大汉以朗朗乾坤。”

丁原闻言满脸惊叹之色,赞叹道:“本初好志向,算某家一个。”

袁绍脸上流露出几分喜色道:“若有大人相助的话,绍便有信心号召天下有志之士,起兵共讨楚贼。”

丁原捋着胡须哈哈大笑道:“如此盛举,如何能够少得了丁某。”

说着丁原一脸期待的看着袁绍道:“不知本初要如何做?”

袁绍微微一笑道:“大人莫要忘了,我们军中尚有一张王牌在手。如果说利用好了这一张王牌,就算是我等,一样拥有大义名分!”

丁原眼睛一亮道:“本初所言莫非是那陈留王不成?”

袁绍点头道:“不错,怪只怪那楚贼失算,吕布无智,竟然帮我们带出了陈留王,如今有陈留王在手,我们自然可以拿陈留王做文章。”

说着袁绍眼中闪过一抹厉色道:“退一步我们可以打着陈留王的旗号启禀清君侧,进一步的话,我们完全可以奉陈留王为新君,将京师那位直接打为伪帝!”

听袁绍这么一说,丁原不禁面色一变,惊骇的看着侃侃而谈的袁绍,显然是没有想到袁绍竟然有如此大的胆子。

毕竟眼下刘辩可是名正言顺由群臣奉为当今天天下之主的,但是听袁绍的意思,这是要改天换日,再立新君,若是此例一开,怕是大汉皇朝将天子威仪将不复存在矣。

甚至可以说如果有别有用心之辈的话,完全可以效仿袁绍之举,随便选一刘氏皇族便能够打出天子之旗号。

丁原对于大汉还是颇为忠心的,自然对于当今天子刘辩也有着几分忠诚,所以一脸犹豫之色的看着袁绍道:“本初万万不可,此例一开,大汉天子威仪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