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水稻和水车灌溉(第4/8页)

然后在根据具体的水位线,进行控制闸口,调节水位。

在运河的结尾,是连接入了几条小溪流的,一是能为小溪流周围的耕地也提供充足的水源,二是这样只要控制住水流的速度,就能让运河看上去一直是流淌的状态。

别看这些小溪流虽然小,但它们细水长流,也是通向北凉外的另外一条大河的,只是平时因为太气热经常断流了而已,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循环。

现在天色已晚。

兴奋的百姓不得回城内了,这还是因为凉京不宵禁,不然很多人都回不去。

一路上还在不停的讨论着。

接下来的几日,百姓还是天天来看运河,因为水位一天高过一天,直到形成宽大的河流,直到水位线超过预定,多出来的水开始向小溪流漫去。

水位线的增长也慢了下来,应该是源头位置开始节流了,让涌入的河水变得慢了。

一条大河,波浪宽之景,第一次出现在了凉京百姓面前。

再不是以前,他们见到的经常断流的小溪小流。

这么多的河水,得灌溉多少耕地啊。

甚至有百姓都哭了起来,知道以前,守着耕地却无法耕种的心情吗?

或许没有经历过,就永远无法理解他们此时的心情吧。

朝堂上也是热情一片。

以前每到春耕,最担心的就是水源短缺问题。

但现在,这个问题,从根源上解决了。

“护水源,力保春耕。”圣人的声音也有些异常。

赵棣答道,“沿途皆有官员监督运河,一有情况,会立即飞马传信来报。”

“在运河源头,也有几位老匠师随时待命,确保运河川流不息。”

百官不由得点点头。

燕王办事还是十分让人放心的。

此时,莫少珩也激动无比。

他在晒农田。

新开垦的农田需要晒田,这样能杀死怕温度的害虫和细菌,让作物减少虫害。

别小看这一步,尤其的重要,是现代耕种的流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

然后是肥田杀菌。

新开垦出来的田是十分贫瘠的,也就是没有肥力。

必须肥田,不然种出来的作物,甚至可能不挂果实。

这一步依旧是将平时做饭用的木炭灰倒入田里,一是肥田,二是杀菌。

现在还有两个问题。

他买的农田,朝廷现在只交给了他几块,其他的还在开垦呢。

这倒不是大问题,因为水稻得先育种生苗,他可以先用这几块田先将秧苗弄出来。

只要在秧苗长好前,将剩下的农田给他就行。

现在的问题是,灌溉。

农田可不是普通耕地,它需要的水量更多。

靠一桶一桶的让农户将水抬来灌溉,估计人都累死了,都满足不了。

路过运河边上的时候,还有前来训练田地的贵族问莫少珩,“世子,你那些奇怪的耕地如何浇灌?”

在他们眼中,莫少珩那些凹下去的耕地,的确古怪了一点。

“世子当初就该买运河边上的,虽然贵了些,但方便啊。”

“看看我们的,都已经开始灌溉上了,今年就能种。”

的确,已经有农户将水桶扔进运河,将水提上来,开始灌溉土地了。

因为离得不远,的确方便。

算是他们凉京周围条件最优越的耕地了。

莫少珩一笑,“自然是有办法的,我的农田,恩,耕地,今年也要种上。”

来人不由得一愣:“……”

不可能吧?

莫少珩的那些耕地,路可不近,现在正是春耕时期,大量找农户来帮忙浇灌都未必找得到人。别人也要浇灌他们自己的地。

莫少珩没答,而是回了乌衣巷,找到了余叔。

“余叔,这次又要麻烦你了。”

“我得弄一个利用运河浇灌耕地的水车出来。”

莫少珩一开始决定买这些农田,就是因为想到了水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