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074(第2/5页)

可一个偌大的制衣厂,跟不上时代,整个厂子的效益也就那样了。

苏启航没去打制衣厂里边工人的主意,因为他很清楚,在这种国营大厂里边上班的,他们更在乎稳定,也更在乎面子。就好比他老丈人周新民他们,但凡肯从火柴厂里面离职,不管是来给自己做事亦或者是去帮着周想华和杨建忠做事,那怎么都比呆在那厂子里面拿那么点工资要好。

可周新民跟赵满英,却还是更愿意选择呆在国营火柴厂。

这种思想根深蒂固了,想要去扭转它们,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太大。所以如非必要,苏启航不想在这上面折腾。

苏启航打的是那些从制衣厂里退出来的人的主意。

这年头,厂子里的工作除非自己辞职,一般情况下,不管哪个厂都很少会去辞退工人的。而且在厂子里的工作,大多还能接替制。就好比父母把工作让给下面的子女,那也是允许的。所以大家才会越发的不愿意轻易离开厂子,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份工作是能给子孙后代传下去的铁饭碗。

而从制衣厂里退出来的就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已经到了能退休的年纪了,另外一种就是给家里人让出工作的。

苏启航想找的就是第二种。

上制衣厂那边打探到消息后,苏启航就上人家家里去请人了。

那些人从厂子里退出来后,大多都是闲置在家里的。因为要是还能进别的厂的话,他们先前也用不着为着给家人让工作,而从制衣厂里面退出来了。

苏启航这边开的是正经厂房,虽然是私人的,但是他给的工钱也不低。于是没用上多久,苏启航这里就请到了六个老师傅。

老师傅请到手了,可是厂房却还在修建中,苏启航这边却还是开始对外招起了工人来。

整个厂子想从一开始就由里到外全是在制衣厂里做过的老师傅是有点难的,但是去找一些手巧会用缝纫机和锁边机的人,难度就没那么大了。

而且一开始不会用这些也没太大关系,苏启航这边还可以让那六个老师傅先教一下大家。

苏启航给苏家村店里打了个电话,让店里的一个帮工帮着去了一趟苏家村招人。等那边人招到人打电话过来后,苏启航再喊上一个帮工一块开着面包车过去接了一趟,就把人都拉到省城来了。

于是悄无声息的,苏启航给大家就扔下了一个大炸.弹,他要开制衣厂了!

培训工人,就在苏启航放机子那边的仓房里。

这边给工人搞着培训,那边新厂子苏启航也早就找了相熟的建筑队,照旧是用承包的方式把修建工程包了出去。因着苏启航一向来结账节的又爽快干脆,对方给他干活都是加人加班的赶着做的。

整个厂子一开始修建的也并不大,那么多的地,苏启航只修建了一块大约三百平米的地方。于是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厂房就修好了。

这边的工人也培训的差不多了,苏启航这边也从江城那边拿了一批布料回来。

紧跟着,苏启航的这个制衣厂就开工了。

苏启航这个新开的制衣厂厂子里制作出来的第一批衣服是西裤,且只有西裤。

但别看只有这一种,可这西裤跟现在外面卖的西裤,那还是有区别的。苏启航打出来的招牌就是,轻便潇洒免熨烫。

所以这边生产的西裤,针对的就是年轻人设计的,走的也是中高端价位。

为此苏启航又花了一笔钱,在他们省城的电视台上面打起了广告。广告里面是一个穿了他们西裤的男人,手里拿着一个黑色的公文包昂首挺胸的往一栋高楼大厦走进去,再配上广告词:“穿嘉牌西裤,享成功人生。”

随着这个广告的打出去,至少在省城这一块,苏启航这制衣厂很快就小火了起来。

知名度打出去了后,苏启航这边再安排帮工们给各个代理商铺货。这货一铺下去,很快整个省城凡是有从苏启航这边拿过货的个体户们,几乎都有开始售卖厂子里生产出来的西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