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余盛(第2/5页)

公孙佳只点了几个官位较高的人,然后接下来就让单宇出来,拿一轴卷轴,一个一个的点名、介绍。直到介绍完了,大半天也过去。公孙佳这次本来就是要让这些人互相熟悉的,都是生人,哪能办得好事情呢?她得营造一个氛围,不然这一锅粥准煮不稠。

~~~~~~~~~~~~~~~~~~

如果章熙在场的话,应该会很欣慰,雍邑官员的构成正是章熙想看到的样子。

这些人里,有京派望族的子弟,有贺州乡亲(余盛是个小二逼,虽然也算半个贺州人,却是认不全这些老乡),还有公孙佳从底层官吏里选拔出来的干材。更厉害的是,她这儿连南方也都有。

公孙佳曾经南征,一路上军纪好得像是书上写的、现实中从来没见过的那样。虽然没有像北巡那样四处宣抚,大军所过之处,无人不知她的名字。

结果就是在她要用人的现在,有一群南人结伴儿跑了过来。

原本这些人也是不知道她有大量的人材需求的。但是章熙召了个周廷,周廷开始引入南方士人。可他引荐的也多是南人中的“名士”,寻常寒士当然也有机会,不过周廷为了慎重起见,对普通寒士审查得十分严格,除非特别出类拔萃,而且也是不肯引用的。名门子弟普通就能得官,而寒士要特别优秀,这就很让人不满了。

有部分人是先至了京师,耗了一段时光见仕途无望,同行里有知道公孙佳的,又有消息灵通晓得她正在雍邑主政的,就先往京城公孙府上探听消息。留守京城的是单良与容符、谢喆等人,容、谢不大管事,单良岂会放过这些人?与这些南方士人聊了一聊,给其中愿意去雍邑的九个人写了荐书,还支了盘费把人送到了雍邑。另一想仍想留在京城碰碰运气的,单良也没放过,给人介绍了公孙府的廉租宿舍,刮不到人就刮这人的钱。

这些南方士子绝大部分不认识公孙佳,只是听南方老乡提到过这个人,而他们的同乡们也跟公孙佳没什么交情,至多是公孙佳路过的时候他们远远地看过几眼。因为公孙佳的大军不扰民,不往城里住,他们里有能跟着乡绅父祖劳军的,才能出现在公孙佳面前,然而也不是任用、结交。只是在面前一闪而过。

不过为了仕途,人们从来都是肯吃苦的,也不在乎再碰一回壁。

大门上看到好大一个汪斗。她连汪斗都不忌讳用,咱们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好了,就这儿了!

公孙佳也让彭犀主持,按照经过一轮的筛选,按各人才具分了个层次,按了七、八品不等的官职。不管是不是入了相府,都在相府里再设一个“鹤亭”,先扔过去学一学怎么做事,再放出去干活。反正雍邑这“半套朝廷”目前仍然是很闲的,有时间给他们适应。

总体而言,仍是京派与贺州派的主场,他们占据了更高的官位。好在其中混吃等死的二世祖也不多,把闲人扔给公孙佳也得掂量掂量她会不会把这些货给埋了,这些人多少会听她的话或是能做点事。

实在差一点的,比如江仙仙的一个弟弟,被江平章送了来请公孙佳代为管教。公孙佳便将江钦扔到国史馆,让他把书籍先给理出来。雍邑的书库,空的。也算是给他找了个合适的地方先放着了。

认完了人,公孙佳说:“以后万望同心协力,不负圣恩。”

所有人都一齐躬身行礼,口内称是。

公孙佳道:“雍邑的样子你们也都看见了,正是大有作为的地方,也是大有作为的时候。愿意努力干的,就留下,不愿意的只管对我讲,现在走还来得及。如果现在不讲,我就要按着律法和规矩来了,我派下的差事,如果办不好是要罚的。如果我派的差事有不合理的地方,当面可以提,可以与我讨价还价,但是只要答应了,就得照我的来,不能背后偷奸耍滑。只要是认真办事的,我向来赏罚公明、升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