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安全(第5/5页)

~~~~~~~插叙回来~~~~~~~

有了吴氏姐弟这两番折腾,官场上倒还没所谓,有闺女的人家就有点不自在了。已婚未婚的,守寡的,不少人开始担心被推荐进宫去,这女官可不好当啊!夹皇太后、皇后、宠妃中间,不够操心的!有那本事把这仨连皇帝的想法都考虑进去了,我还不如去当官了!深宫多少不为人知的事,死都可能没个声儿,官场上出了事,好歹外头能看见,它是在阳光底下的!

公孙佳这里一月之内收了十几份拜帖了。她此时又不太着急了,几年下来,她手上的空位也不太多了,总得仔细挑选,她这儿也不是收容所,什么人都要。

她不急,别人反而有点着急了。没有公孙佳这个选项的时候,那该怎么想办法就怎么想办法,有她这儿庇佑的时候,肯定冲她来。

还是因为之前容家那个小娘子,经江仙仙请托,公孙佳首肯,就说给了相府的法曹。吴氏姐弟一声没吭,据说连章嶟面前都没提一句这个事儿,平安过关。就冲这一条,有人也愿意在她这儿留条后路,放在别的地方谁知道还会不会出别的夭蛾子?

她现在还在养胎,外人也不敢来烦她,一个个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就怕被被坑做了炮灰。因为周廷已经出手了,先推荐了赵司翰的一个远房外甥女,说她知书达理,也有才女之名,适合做女官。

鬼晓得这个外甥女是因为出身好,家里人给她吹出来的名气,实际上并不聪明,而且脾气也不好。周廷能把这么个人扒拉出来,可见平时没少下功夫。反正这么个人,连公孙佳都没听到,周廷他知道。

章嶟一看是世家女子,就说可以。谢皇后乐得宫中多一些世家女子,至少大家三观一致。帝后二人派了宫使把人以礼相召进了宫里,没过三天,跟张德妃起了冲突。赵司翰费了点力气才把外甥女以“水土不服”的名义告病弄出宫来,总算保住了一条命。

延安郡王一看这样不行,约了政事堂过来探望公孙佳。公孙佳一听就乐了:“你们怎么总看着后宫呢?我都不理会那里了,你们还管?真是海清河宴了哈!”

延安郡王道:“先把事儿办了,你想怎么埋汰我就怎么埋汰我,行了吧?”

公孙佳道:“我这儿能管几个人啊?宫里的事儿,它就不要紧,你们就选人进去,谁的话都不听,只听规矩的,退一步,只听陛下的。有什么事儿,调陛下出来顶着。齐活了。”

他们还是不放心,因为不止宫廷,朝廷上风气也有点不好,赵司翰也得承认,京派的人也不是拧成一股绳的,瞧,都有人肯做吴选岳父了!围吴选身边钻营的人更多。

公孙佳道:“我要是你们,就先紧着把皇子弄出宫来开府读书!宫里乱成这样,人手又少,一个太妃冻几天你们不在意,小孩子娇生惯养冻个几天你们试试。”

政事堂如梦初醒,他们都在干大事的人,真注意不到这些细节,总想着孩子养在宫里那是得皇帝重视的表现。且皇后还没有儿子,这个庶长子放皇后跟前看着,以后万一封了太子母子感情也好。

现在一想,是的,保命要紧!

也顾不得什么女官的事儿了,就着公孙佳这儿取了纸笔,赵司翰执笔,政事堂联名,请章嶟考虑一下,给皇子封王迁出后宫。写完了,几人匆匆告辞。

公孙佳撑着后腰慢吞吞地站起来,对阿姜说:“准备一下,明天我要是还舒服,就进宫去。”

阿姜道:“您要管这一场?怕是管不过来吧?”

公孙佳道:“我有办法,不费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