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热情(第5/5页)

公孙佳是户部尚书,她知道内情,特意写了个内部的条子,让人不要克扣这点抚恤金了。为此,公孙佳刚销了病假苏铭特意找了过来:“户部什么样子,您是知道的,不宽裕呀!”

公孙佳道:“户部再不宽裕,诸公依然轻肥,孤寡却要饿死啦,有伤天和。给!”

苏铭道:“只怕陛下问起又要抱怨。”

公孙佳道:“梁平不会抱怨,可他会向陛下哭的。”

苏铭吸了口凉气,他显然知道章嶟对梁平的态度,道:“明年……”

“明年国泰民安,又没了用兵的大用项,会好的,”公孙佳说,“这么大的国家总有些灾情,这些你有个数儿。其余不必挂怀。明年风调雨顺自是最好,如果不能风调雨顺,那就大家一起节俭些。我只知道,如果节气不好,再苦也是苦明年,如果现在你就要既不风调也不雨顺了。这能有几个钱?虽寒了卖命的人的心。”

苏铭被她压下了。

~~~~~~~~~~~~

苏铭被压得并不服气。在户部有一些日子了,他也佩服公孙佳的本事,建个新城,朝廷没觉得有压力,打一场仗,民生也没有太大的影响。好比你看着眼前一个大坑,她不动声色就给你填了,走过去的时候没崴着脚不说,连颠簸都很轻微。

但是公孙佳有千好万好,对士卒太好了这一点还是让他颇有微词的。这么大手大脚的花钱,他是怕接下来国家有什么工程就动不了手了。他除了盐税的改革,还有另一个想法——全国交通的大改造。

苏铭是个抱负的人,他已看到公孙佳对雍邑及周围交通的改造,那是相当有效的。他还看出来,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力,那是随着质量优良的道路交通而来的,包括陆路、水路在内,你得人能方便地到达那个地方,才能谈有效地控制。否则连旨意都达不到的地方,想管人家?凭什么呢?

这些都要花钱的!

他有心找章嶟说一说,又觉得章嶟这个样子比公孙佳还要狂热,苏铭甚至担心章嶟因此生出“继续开疆拓土”的壮志来。不能提醒他!苏铭默默地忍住了:也好,陛下万一提起来继续用兵,我就告诉他,国库空了!想必丞相也是这么想的,她已放十数万兵士还乡,必不会动念再战!

苏铭这回却又猜错了,章嶟接下来的旨意并不是继续征兵,而是给他那刚出生不久的小儿子四郎加了个头衔——副都留守。苏铭忍不住将目光投入向了东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