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第3/4页)

向朝廷臣服,还是被准噶尔吞并,聪明人都知道该选哪一个。

篝火晚会热热闹闹的结束,皇帝陛下的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看着给他长了不少脸的儿子们,大手一挥将他们全部带进帐篷开始开小灶上课。

太子要明白为君之道,胤禔胤祉胤禛等阿哥要辅佐太子,自然也要学本事,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以后他不在了,这些兄弟就是太子最大的依仗。

先帝去的早,他的兄弟长成的也不多,隆禧走后就只剩下

二哥福全和五弟常宁,就算常宁再不着调,他也不舍得将这个仅剩的弟弟罚的太狠。

他如今已经有十几个阿哥,如果都能长成,太子以后就不会像他一样捉襟见肘,打起仗来选谁做主将都不放心,宗室中能够带兵打仗的亲王贝勒不少,专权擅权的更多,这种要命的活儿必须得他的亲兄弟来干才放心。

胤禔虽然憨了点,但是在带兵打仗上的天赋比他们二伯还强些,只要性子不那么急,以后定是大清的将帅之才,胤祉胤禛都偏爱读书,以后在朝中也能为太子保驾护航,底下的小的现在还看不出来,不过只看现在,太子登基之后的帮手就已经比他多了。

康熙看着出类拔萃的儿子们,酒意微醺开启了话痨模式,胤禛难得没有和以前一样对开始话痨的汗阿玛避之不及,反而听的不住点头。

皇帝就要将权力牢牢掌握在手中,人心不可控,比起远支的宗王,当然是亲兄弟更可靠,比如他的十三弟怡亲王……额……这辈子应该是十四弟了,比如他的十四弟……算了,还是直接叫名字吧,比如他的胤祥,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别说旁支宗王,就连同父同母的亲兄弟都比不过他。

胤祥上辈子跟着他受了那么多苦,这辈子他肯定把人保护的严严实实,谁都别想动他的怡贤亲王。

太子爷嘴角微抽,心道两位当过皇帝的人可找着共同语言了,看老四这模样,要不是身份不妥不能开口,估计能和汗阿玛交流到深夜。

“朕让你们过来是为了让你们知道,现在的大清远没有到可以放松警惕的时候。”康熙发表了一通太子要有博大的胸襟、其他阿哥要尽心辅佐之类的话,叹了口气开始和他们将草原上的形势,“尤其是胤禔,你小子不是一直想带兵打仗吗,那就给朕好好听着。”

漠西那边近两年一直不安稳,只要漠西准噶尔没有主动进犯漠北,喀尔喀和科尔沁都不会主动向朝廷汇报那边的异动,蒙古人和蒙古人,蒙古人和满人,中间到底还隔着一层。

“汗阿玛,漠南的科尔沁和察哈尔都在我们的

控制之中,漠西准噶尔离我们那么远,还能给我们找麻烦吗?”胤禔感觉自己的脑袋瓜有点不够用,将蒙古三部的情况仔细梳理了一遍,更觉得自己什么都懂了,又好像什么都不懂。

漠南蒙古包括科尔沁和察哈尔两部,科尔沁当年一直支持他们家太宗皇太极,他们家乌库玛嬷和玛嬷都来自科尔沁大草原,和朝廷的关系非常好。

漠北蒙古是喀尔喀部,喀尔喀内部三个汗王,札萨克图汗、土谢图汗和车臣汗三位勾心斗角,如今对朝廷构不成威胁。

还有漠西准噶尔部,虽然准噶尔部现在的汗王噶尔丹很厉害,但是他一直在往西北打,也没听说准噶尔要和朝廷翻脸啊。

大儿子脸上的茫然太过真情实感,康熙喝口冷水压压火气,觉得他对这小子的期望还是太高了,等他冷静下来放下杯子,正想给老大好好讲讲这其中的弯弯绕绕,太子就已经恨铁不成钢的开口帮他教训了。

“你以为喀尔喀内部为什么不稳?那是单纯的勾心斗角吗?分明有准噶尔的人在背后推动!”太子爷看着满眼蚊香圈的大哥,脑回路终于和他们家汗阿玛对上了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