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第3/4页)

*

康熙三十二年过的非常顺遂,顺利的让太子和四爷觉得这世上可能真的有上天眷顾这回事,不过转念一想,这个世界已经那么不科学,举头三尺为什么不能有神明呢?

冬日里的第一场雪落下,太子和胤禛坐在毓庆宫喝茶,小小年纪喝太多酒对身体不好,还是喝茶更适合他们。

窗外满目银白,被白雪覆盖的紫禁城比平日里多了几分寂静,院子里的树被积雪压弯,寒风吹过落下簌簌雪花,坐在屋里透过干净的玻璃窗子赏雪,小日子美的没边儿。

古有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今有菊花枸杞茶,亮堂大窗户。

咂,舒坦。

京郊学校培养出来的第一批技术性学生进入八旗炮厂,那些学生和科举考上来的儒生不同,他们没有官职只有工钱,只有作出有用的东西才能慢慢晋升,不过他们在工部也不会受欺负,戴梓替太子殿下背了不少锅之后,终于捡到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进入炮厂专心研究大炮顺便带学生。

高手在民间,只要用心寻找,总能寻到惊喜,京郊学校的学生进进出出,大部分都是学点本事出去讨生活,但是也出了好些个理工科的天才。

胤禛手里压了好久的课本终于能发出去,激动的他好几天没睡好,人才果然还得发掘,现在时间太早,等再过十几二十年,上辈子在他手下办事的人差不多就该冒头了。

他当了十三年的皇帝,对底下的臣子再了解不过,提前多年将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子可以少走许多弯路,可惜他现在太小,成婚时间推迟,出宫开府的时间也要推迟,有些事情住在宫里不方便做,还得有个自己的府邸才行。

倒不是说他要做的事情有多见不得人,只是宫里到处都是内务府的人,他们家汗阿玛疑心病不犯还好,一旦犯病就想折腾人,阿哥所还好,毓庆宫简直是重灾区。

还好重活一世的太子爷心脏够强大,大大方方毫无遮掩,不就是不乐意他出去浪吗,正好天冷该窝冬了,待在暖和的屋子里赏雪喝茶不比出去奔波强?

干活也得张弛有度,不能一年四季都绷着,春秋天气好可以多出去跑跑,夏冬两季让他出去他还不乐意呢。

之前提过的古代版数理化已经定稿,入秋的时候送去印刷,印完之后推行到大清境内的书院学堂,别管书院的山长是儒家哪派,文科生之间的斗争和理科生无关,学累了四书五经,偶尔来点数理化换换口味,没准还真能出几个天纵奇才。

小小的京城都能找出不少偏理工的学生,范围扩大到全国,以后朝中的官员肯定不会只懂四书五经。

石油开采、道路规划、武器研发……

专业人才慢慢补全,迟早有一天,他们可以在大清境内形成完成的工业体系,农业大国怎么了,农业大国就不能强势吗?

兔子急了会咬人,镶了金刚牙的兔子敢招惹试试?

太子殿下斜靠在椅子上,抿了口菊花枸杞茶,笑吟吟心情好极了,“明年春天汗阿玛准备南巡,这次应该会带上你,不知道秦淮河畔的花船有没有变样。”

“变不变不知道,弟弟只知道如果汗阿玛知道太子殿下对秦淮河的妓子感兴趣,鸡毛掸子会变成没毛掸子。”胤禛坐的端端正正,和坐没坐相的太子形成鲜明的对比。

太子爷喝茶喝出喝酒的架势,满饮一杯然后笑道,“爷只是感兴趣,不像某位皇帝……”

“你不提他,咱们还能当好兄弟。”四爷幽幽抬头,他上辈子千不该万不该,不该死那么早把江山交给那个不着调的混账玩意儿,如果他和他们家汗阿玛一样高寿,没准儿还能生出个和他一样优秀的好皇帝。

拼来拼去,拼到最后却是拼谁活得久,他上辈子要是明白这个道理,如今怎么会沦落到现在这般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