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第2/3页)

他自认没本事来这里教书,可不可以等书院开始招生的时候来这里求学,在这里求学一年束脩多少,有年龄限制吗?

胤禟正琢磨着怎么提出将人留在书院教书就听到这人问招生要求,愣了一下赶紧摆手,“先生莫要妄自菲薄,以先生的本事,如果先生愿意,书院扫榻相迎。”

于是,接下来就是一连串的“我不行我不可以我太高攀了”“你行你可以你其实很厉害”的客套话。

胤祈胤俄远远的看着他们你来我往,面面相觑觉得他们大概这辈子都学不会胤禟这本事,算了算了,他们还是老老实实当他们的小废物吧。

两个人溜达到竹楼附近,透过窗子看到里面的小书房,惊叹一声算是知道蒲松龄他们为什么那么震惊了,别说蒲松龄,他们也震惊,上次来的时候里面的东西没装齐全,没想到装齐全了显得那么别致。

书桌书柜休息室,甚至连水龙头和抽水马桶都有,这些东西放到市面上,肯定又是下金蛋的母鸡。

“这东西怎么弄的,我在京城都没有见过,九哥,我和十哥不在的这些天京中又出了多少好东西?”胤俄兴致勃勃的转着水龙头,也顾不得水凉直接用手去接,自个儿在水龙头那儿玩的不亦乐乎。

胤祈托着脸看着显出几分孩子气的胤俄,摇头晃脑感叹这才是他记忆中那个和他一起上房揭瓦的臭弟弟,“京城没有这些东西,应该是二哥让黄履庄刚研究出来的,台怀镇在五台山里面,山里竹子多,也方便引水到书院。”

而且山里的山泉水很干净,稍微净化一下就可以平常使用,不用担心水质问题,身边有个能工巧匠就是好,二哥真是赚大发了。

“可惜紫禁城没有水,不过没关系,等咱们出宫开府的时候找个离水近的地方,那时候学会做这些东西的匠人也多了,到时候咱们在府邸里用。”胤俄的小算盘打的啪啪响,好东西他也要有,让汗阿玛在宫里干看着羡慕去吧。

“臭小子看上去挺聪明,怎么偏偏是个傻子。”胤祈煞有其事的摇摇头,催着异想天开的傻弟弟出去,然后拿出他的小本本唰唰唰记上几笔。

他们的工匠其实很厉害,就算有时候创新差了点,但是模仿的本事超出当前世界平均水平一大截,只要给他们一个模板,甚至只要一个灵感,他们就能造出更好的东西。

内务府的能力强的很,管辖的造办处织造处等各种衙门中基本都是有祖传手艺的匠人,但是一个个的学完全套再精细打磨效率太低,或许可以试试标准化流水线。

流水线是个好东西,二哥说过八旗兵的武器已经换的差不多了,基本都从弓马刀剑换成了火器,兵部工部对火器的研究依旧热火朝天,能够连发的燧发枪火铳已经淘汰了好几拨,要不是国库的银子不够他们花,八旗兵绿营兵的火器能半年换一回。

如果能降低生产成本,再想法子提高生产效率,到时候让守边疆的士兵全部装备上最先进的武器,把胆敢进犯的敌人打的哇哇叫。

九阿哥捏捏拳头,似乎已经看到在他的建议下大清出现好多流水线工业化大工厂,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劈叉一步进入工业化不是梦。

兄弟俩在竹楼里转了好一会儿才出去,要不是轮椅不太方便上蹿下跳,他们甚至想翻到林子里的假山上看看。

不得不承认,这边的风景是真的好,如果他们念书的时候推开窗户就能看到竹林摇曳,他们肯定学的比现在好,国子监的学生都都看不到那么好的风景,真是便宜这边的人了。

他们去竹舍转悠的短短一小会儿,胤禟已经成功将蒲松龄留下来教书,不光蒲松龄自己,他还表示要写信给他散落在大清各地的好友,看看有没有人愿意来五台山转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