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杀人(第2/4页)

那些人原本都可以称作魔宗的祖师,只不过,当时武道体系还没有完善,就算是练到一个时代的巅峰,也无法做到真正的长生。

随着岁月流转,加上他们这一帮人特别容易招来其他正经高手的围攻,最初的一批魔宗成员,只剩下一个。

这个人原本并不是那一批人中最强的一个,但却是最善于学习、进步最快的一个,他整理了所有从前同伴的功法,更与其他正道、旁门有所交流,共同树立了四大境界的武道体系。

就算是再怎么看不惯他,也无人能够否认他一代旷古绝今大宗师的地位。

魔宗,仿佛就这样应运而生。

而这位祖师的追随者,经过多年的厮杀,竞争,吞并,消亡,最终稳定成六个分支。

即是——七杀,折戟,木婴,沉沙,艳涂,四时千山。

而这六脉之中,又以四时千山一脉最为特殊。

这一脉是最先独立出来的,因为当时有一个魔宗高手声称,拜入他门下,就只准修炼一门功法,练了别的功法,就不算是他的门人。

这样一来,所有只练他这套功法的人,自然而然的,就在整个魔宗里面划出了一个小圈子,与其他人泾渭分明。

而在四时千山彻底独立出来,各种门规制度全部成型之后,这个“只许练一种武功”的诫条,还是牢牢的压在所有门人的头上。

从刚入门的弟子,到入门两三百年的长老,甚至就连他们的历代掌门,练的也都是这套武功。

——《化外刀谱》。

这本秘籍之中,一共有一百八十九幅图画,三千九百八十一个字,按照他们的门规,还有一个“既增必有减”的说法。

就是说,历代的弟子、长老、掌门,一旦对这门功法有了新的领悟,想要在其中添加一些招式,增加一些注解。

想添上去几个字,就必须,在原本的秘籍之中,找出对等数量的文字,一笔删除。

要让图画和文字的数量,始终保持在初代掌门手中传下来的那一刻。

而如果,不能把自己的感悟写在秘籍上,或者自己写的感悟,不能得到其他所有人的认可,那么,这一份感悟,也不被允许传给其他任何弟子,只能自己带进棺材。

在一部分人看来,这是因为他们的初代掌门太过自傲,自大,狂妄,而且又固执,简直不思进取到了一个极限。

但是偏偏就是这样的一个门派,每隔五百年,必定有一位第四大境的高手出世。

所谓的故步自封,不许添加,其实是一种极致的精炼。

四时千山一脉,历代以来不知道收下了多少聪明人。

从他们踏入武道门户的那一刻开始,所有人的视角,全部都紧盯着这一套功法。

任何一点精力,都不能分在别人的感悟上,不能分在其他武功路数里。

这本刀谱,就像是世界上最顽固的一块铁矿石,每时每刻,都在接受千百个视角的审视、锤炼。

单纯从招法的层次来说,这本刀谱,就像是世界上的人用的最多的一招马步冲拳,你不能说他是完美的,但你也绝对说不出他到底哪里有缺点。

这种“不完美的完美”。

此刻就呈现在方云汉面前,借由他的眼睛这座心灵的桥梁,涌入他的心田之中,充塞在他的脑海里。

那所有的刀法,其实都是从《化外刀谱》第一页的一式刀招之中,演变出来,却能够带着成千上万种,根本分辨不出原貌的异种信息,对敌人的心智,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那些都是化外刀谱的演变之中,曾经被证实错误,不需要被记录的部分。

是精炼之外的冗余。

都可以说是垃圾。

但是,正因为是彻头彻尾的“垃圾”,完全没有可以吸收、借鉴、利用的部分,所以当它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那种伤害,反而让人更加难以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