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较肥一章(第3/4页)

而对于外藩蒙古,弘晖不过是在脑海里转过几个念头就作罢,他们如今可是打算将西伯利亚那一大块都收回来,又怎么会让外蒙有机会再分出去,等着铁路开通后,从京师往蒙古草原上来返就方便多了,到时候联系更紧密,不会再给沙俄有机可趁。

而兴冲冲奔赴雍王府的蒙古各族族人虽然没得到自己想要的答复,但是弘晖阿哥也承诺他们了,眼下要紧的是战事,等日后将朝廷要紧的差事办好后,自然会有机会将铁路修建到各部族,到时候不管是满汉,还是蒙族,都能亲如一家,他们听了这话才心满意足离开。

而弘晖在送走这批人后,就开始将修建铁路的事情安排上日程,首先要做的便是招募劳力,朝廷同意出资,那招募劳力就并不难,弘晖的打算是就地在沿路附近的省份招募,从京师到外藩草原相隔甚远,期间不仅跨越几个省份,甚至还会经过草原上的数个部族,若是事先安排好线路,然后雇佣当地的劳力来开工修建,从效率上而言会更快,只不过这样一来,管理压力就发展大了。

相隔如此之远,弘晖便是在每个省份、部族路段都安排上一个心腹,那分辖到心腹管事手中的区域仍然是很广,要想高效无错将整个工程都办好,对能力要求非常高。

所幸如今弘晖的身份是王府阿哥,不管是地方的各级官员,还是那些被雇佣的民工们,几乎都从不质疑他说的话,甚至是毕恭毕敬地完成,弘晖要做的就是精准规划安排,然后找到合适的监工,这样就能将事情一件件安排好。

其实修铁路这个工程开动后,进行的效率比弘晖原先预想的还要快,他当初留给康熙的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炼钢厂,准确来说,其实是从炼铁工坊里单独辟出一块做炼钢之用,规模非常小,可如今弘晖再接手时才发现,康熙居然已经让人扩张成了十来个大型的炼钢厂,而也提前备下了大批的钢材。

弘晖见到准备好的大批材料时,都忍不住咂舌,他能想象出康熙弄出这么多炼钢厂,肯定消耗了大量的石油燃料,怪不得如今对那西伯利亚土地势在必得,不管是钢材,还是石油燃料,在见识到它们的用处后,康熙哪里还舍得眼睁睁看着这些东西落入沙俄手中。

在铁路工程不急不缓安排上行程时,康熙也已经选出了出战准噶尔的合适人选,正是十四阿哥胤祯,而对于这个人选,弘晖心里早就已经猜到。

这些年胤祯早就将水泥坊的事情处理得得心应手,一点都不耽误他同时上朝为康熙办差,而因为弘晖的多番插入,胤祯与胤禩的感情终究是差了几分,当年他与胤禟为了胤禩跑去康熙面前求情,为此还挨了康熙怒极踹下的两脚,虽然莽撞,但在康熙消气后对这个小儿子也赞赏起来,认为他是个讲义气的,不由看重几分。

而胤祯自小身子骨不错,不仅身手了得,马上骑射也很厉害,如今正是意气奋发的时候,又只是光头阿哥,手里没什么权柄,康熙这几年对十四这个小儿子可是喜欢得很,弘晖比较庆幸的一点是虽然如今这个十四阿哥还是不亲近他阿玛,但好歹不像之前那样故意跳出来与四爷作对了,像是小孩子终于长大,能成熟冷静地与四爷对话。

弘晖已经放弃了进一步改善胤祯与他阿玛的关系,许是这两人天生就气场不合,这些年他虽然让四爷与德妃两人解开了心结,也让胤禛与胤祯两兄弟间多了几番交谈,但是这两人仍是看对方有些不顺眼,好在他们都会顾及到德妃,不会再像以前那样闹开。

而除了胤祯出征外,还有一个副将也是弘晖认识的,正是几年前来雍王府拜访的年羹尧。

弘晖在听到这个名字时还有些恍惚,他这才想起一件事,原本早该进府的年侧福晋,如今似乎还没露影?他让人打听了一下,确定这年羹尧如今还是为他阿玛办事,那年羹尧的妹妹怎么就嫁给旁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