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地狱级别的难度(第2/3页)

他当然知道索道用钢绳最好。

问题是初级钢的产量少得可怜,用来打造精品武器装备都不够用,哪来多余的初级钢用作制造绳索。

另外,拉丝研究了那么久,还是没有研究出来。

初级钢的产量足够,没掌握拉丝技术也没法造。

发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吕武有点回过神来。

原来他还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做!

索道即便是建起来,肯定需要一段时间的测试期。

能有多少承重,一点一点地进行试验。

使用寿命之类,更需要花时间验证。

唯一一点不需要费脑子的方面,只有保证索道下方的净空,也就是不能有人活动。

在建设索道时,绞盘被应用起来。

绞盘这玩意说白了就是只缺“灵光一闪”的创意,技术含量其实并不高。

在决定利用水力之后,吕武已经将绞盘制作了出来,早就投入了使用。

老吕家正在研究怎么让绞盘小型化,一旦获得成功,必定会进一步改变非常多的东西。

家臣汇聚回来,开会的地点依然放在半山腰的庄园。

之前,吕武已经看过相关的数据。

他走的这四个月,老吕家又开垦了不少耕地,使总耕地达到十六万亩。

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十六万亩当然养不活老吕家的全部人。

目前年头,一户人至少需要三十亩的田,才能堪堪达到需要。

而一家之口至少四个人,多的甚至十来人。

家庭成员多,需要的耕田就越多。

老吕家现在算上奴隶,人口已经超过八万。

至于是八万多少,一时间很难算得清楚。

将人集中起来,排队一个又一个走过去的统计方式?

数倒是数得过来,可并不是真的那么容易操办。

首先怎么进行集中是个难题。

集中起来之后的秩序保障是另外的难题。

那些不能动弹的又怎么算?

停下劳作,造成的损失是多大。

真的那么简单,不要以为古人就是蠢,早那么干了;现代进行人口普查,不用挨家挨户地去统计。

吕武在会议上先提到可以将耕作区扩散出去。

也就是,老吕家的实力够了,不用再将人口集中在一个区域,是时候建立更多的农庄,将土地更大限度的利用起来。

虞显早就在等着这一天,拿出了自己做好的规划。

吕武看后觉得没有问题。

虞显接下来就要去根据那些规划进行建设,他做出保证,只要不发生劳动力被大量抽调的事情,来年老吕家的耕地将会超过三十万亩。

因为经验累积足够,给他三年的时间,老吕家的耕地将会达到百万亩。

百万听着挺多,其实也就是一万顷。

吕武记得到了西汉初年,仅仅是汉武帝刘彻的舅舅武安侯田蚡,于黄河沿岸就有接近二十万顷的耕地?

尼玛!

一个家族就掌握了两千万亩的耕地?

太鸡儿吓人了!

吕武也是在连续剧看到的内容,有点不敢相信。

毕竟,西汉才多少亩耕地,一个田蚡就占了两千万亩,有点夸张啊!

晋国耕地最多的郤氏,掌握了多少耕地?

在这一方面,没有家族会大大咧咧地公布数据。

近些年,老吕家的粮食需要在外部大肆采购,起先主要交易的家族是韩氏和魏氏。

后来,吕武搭上了智罃,等于打开了从智氏、中行氏和荀氏购买粮食的渠道。

他近期在思考要不要跟郤氏联系一下,获得新的粮食采购渠道。

按照虞显的保证,老吕家在三年内能开发到拥有百万亩耕地。

问题是老吕家的人口只会持续增涨,不会呈现下降趋势,需要的耕地面积同样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