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公室之悲,国之大利(第2/3页)

晋君姬寿曼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问士燮道:“寡人该如何奖赏阴武?”

士燮沉吟了一番,答道:“身为臣工为君上效劳乃是本份。君上赏赐阴武亦是为君者应做之事。”

这话一点毛病都没有。

臣工为国君效劳,没有得到应得的赏赐,下一次谁干活还出死力气?

栾书说道:“阴氏仅出兵两百。”

国君一听不断点头。

士燮看了一眼栾书,眉头轻微地皱了起来,问道:“元帅何意?”

“赏赐,自是应当赏赐。”栾书笑吟吟地说:“主攻为公族,阴氏出兵寡也,得些许赏赐便是。”

“寡人听闻阴武时时购买女隶?如此,宫娥尽赏赐阴武,可否?”国君觉得自己穷啊,铜器啥的肯定留下,宦官之类吕武也用不了。

至于说士兵类的俘虏?

国君想了想,之前吕武攻城已经有收获,本来是想截取七成,看在吕武这次帮了大忙,照旧例收四成好了。

栾书眯着眼与深皱眉头的士燮对视。

他觉得士燮这人挺好的,要不也不会让士燮来当任自己的副手。

这一次,他讲那些话,懂的自然懂,不懂他也不想解释太多。

国君是个啥人?

做事一点都不讲究,将要好处都做得那么明显。

去跟国君抢收获,不怕被惦记上,时不时找麻烦?

有些时候,吃亏那是一定要吃的,远比得罪一个什么正治艺术都不顾忌的国君要好。

士燮安静了一小会,说道:“君上可问阴武。”

“君上乃是君上,有何赏赐何必过问臣工。”栾书见士燮还要说什么,拉着士燮聊起了别的话题。

“元帅,阴武乃是我之麾下。”士燮是老好人没错,也不是完全吃干饭,不满地说道:“我若无法看顾麾下,今后如何服众。”

栾书笑呵呵地说:“阴武必会感激于你。”

士燮听得一愣,想明白栾书的话是什么意思,低低地叹了一声。

“元帅为何看顾阴武?”士燮感到了不解。

栾书却是说道:“我为元帅,亦是执政,岂会使国之悍将受辱?”

这一点士燮不信。

他们这些“卿”相处的机会太多,除非是一演就是一辈子,要不谁还没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谁不知道谁呢。

孙林父一声不吭地观察着,心想道:“栾伯与阴武子有何关联,为何看顾阴武子?”

尽管不是太明显,聪明又肯动脑子的人,都该看出栾书看似在拆士燮的台,却实际上是在保护吕武。

这个是建立在晋君姬寿曼的确不靠谱的前提上。

而栾书为什么会帮吕武一把?

里面的关系非常复杂。

的的确确是有栾书不希望一员猛将毁了的因素,基础却是吕武并没有站在郤氏那边。

栾书是个什么人?他哪能看不出吕武是迫不得己才去郤至麾下效力。

要不然,明明都已经在一支军团服役,哪怕是国君发出调动令,有军团的军将和军佐同时拒绝,还是调动不了的。

而军将和军佐拒绝,是建立在不想放人为前提。

栾书从中看出吕武并没有投效郤氏,否则郤犨和郤至绝对不会同意,吕武这一次也不会调动到中军。

他相信吕武不会是一个蠢货,要不也没可能只用六年的时间将家族经营到现在的规模。

吕武不蠢的话,非但不会怪栾书,甚至必须心生谢意。

许国宫城的战斗以许君姜宁亲自出现为结束。

没有公族的贵族会傻乎乎地去干掉一个一国之君,他们喜悦地将许君姜宁带到了国君姬寿曼那边。

吕武见战事结束,得知公族的贵族带许君姜宁去了哪里,后一脚也到了。

不抢功劳,不代表会完全放弃,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