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吃到嘴里,怎么可能吐出来!(第2/3页)

至于那些贵族有没有当回事,不是吕武所能去强求的。

“主,归乡队伍已备妥。”葛存讲的是带战俘和战利品回去的事情。

他们还需要继续南下,带上数千战俘以及那么多杂物,太不合适了。

吕武请示了直属上司士燮,得到允许自然要挑出人手,将到手的人口和物资送回去。

而士燮就一个要求,限定吕武的“师”不能失去战斗力。

吕武带来的是一个满编“师”,留下五百重步兵是必须的,有铁甲的士兵挑出五百,再加上其余只穿藤甲和木甲的一千,一共一个“旅”的战兵,还有两千的辅兵,组成了归乡的队伍。

有士燮的同意。

栾书那边也没制止。

其余贵族自然不会叽叽歪歪。

国君知道之后,埋怨几句就被几个公族成员劝了下来。

所以,吕武帮了公族的贵族一次,不算没有得到什么反馈。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许君姜宁投降之后,国君下达了停止扫荡许国的命令。

出击的各支军团,上军和下军执行了国君的命令。

新军却是没有停止对“乾溪”的攻击。

这个“乾溪”是许国的三城之一,还是抵挡郑国的唯一前线。

在漫长的历史中,许国一直都要抵抗来自郑国的攻打。

他们可以不多么在乎都城“夷”的防御,却不能不重视“乾溪”的城防。

首要原因之一就是,作为都城的“夷”有来自国君权威的加持。

即便是持之以恒欺负许国的郑国,来到“夷”最多也就是耀武扬威地进行武力威慑,才不会真正展开攻城。

这样一来,搞得“乾溪”的城防远要比“夷”强大,不但城墙超过三丈,还搞了瓮城。

郤氏的军队当然能打,只是他们并没有重步兵,更不会打造什么攻城器械。

他们依靠的是不断又反复地架梯攀爬,能不能在某个城墙段站稳脚跟,不但要看士兵的战斗力,还要看许国兵反扑意志的强烈程度。

“武。”魏琦亲自给吕武倒了一杯不知道啥玩意,笑容满面地说:“今后便来中军纳赋罢。”

他当然也是在中军服役,除了是一‘师’之‘帅’外,还是中军的侯奄。

侯奄则是主掌刺探军情的军官。

能够一人身兼多职,还是军团中比较重要的职位,足以证明魏氏的强大。

尤其,魏琦是在中军。

吕武嘴唇动了动,低低地叹息了一声,没有开口说点什么。

“你如有意,余事上军佐自可处置。”魏琦是真希望吕武不要在多个军团换来换去。

吕武到是想!

一样是纳赋,来中军肯定远比去其它军团更有正治份量一些。

再则,晋国的中军一般是参加某些会盟,只有必须才会奔赴某个战场。

一旦需要用到中军出战,代表那一场战争对晋国来说很重要,能够在战争中立功,功劳的分量会更足。

“大大,武如无根之萍,非本愿也。”吕武表现得很丧气,说道:“如若常在中军,自是愿意。”

他发现士燮真的是一个老好人,挺好讲话的。

有士燮顶在前面。

栾书也表达出了善意。

傻子才不愿意来中军混正治资历。

比较重要的是魏琦开口了。

既然魏琦开这个口,一旦吕武来中军服役,发生了什么事情的话,魏氏就不能眼睁睁地看着。

魏琦简单地说道:“善!”

有些话吕武没说谎,他知道自己的利用价值,也明白是时候长期待在一个军团服役了。

一直换来换去,看似得到多个军团的大佬赏识,却也真的是一种反复横跳。

毕竟,晋国的每一个军团都遭到把持。

选择去哪个军团服役,可以视为是一种站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