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老天也钟爱阴氏啊!(第2/3页)

以阴氏的用量,想用到枯竭太难了。

前几年,匠人以为自己是在开采铜矿,事实上也真的是在开采铜矿,挖着挖着变成了银矿。

吕武没有因为发现银矿就欣喜若狂。

现在的货币是铜。

银子啥玩意的?

其实就只是银子,无法作为货币,工业程度没达标之前也用不到。

说白了,银矿储备多或少,对阴氏一点帮助都没有。

所以了,发现银矿就发现了呗。

吕武连让人开采都懒得去弄。

到了哪一天需要规划货币体系,才能用得上。

不过,那基本是有生之年系列了。

止于目前,阴氏在霍太山里面发现的铁矿有三处。

有经验的匠人认为都是上等矿石,但是无法猜测储备量。

矿石是不是上等,取决于以前他们冶炼的都是什么玩意。

另外,吕武知道一点。

现代的计量与当下不一样。

以现代计量规划为中型储备量,对当下来说就是大型储备量。

这个是需求量不同,带来的不同标准。

简单打个比方会更直观。

有的人吃三碗才算饱,有的人半碗都嫌多。这就是需求量最大的不同。

“主,若是遣部西进,量不可多。”宋彬当然是要陪伴左右的。

阴氏想用三年的时间获得大河的上河西之地,必然要动用到武力。

打白翟?

以上河西之地目前的白翟部落数量,又考虑到那片区域有些大,怎么都要动用至少三个“旅”的兵力。

吕武没可能亲自领兵。

率部出征的人只能是宋彬了。

他就意思一个,动用的部队不用太多,士兵却要足够的善战,再来就是装备方面要好。

只差明说,铁甲什么的,人手一套会很合适。

吕武那是一点压力都没有。

国内的军备市场已经逐渐饱和。

国外的销售渠道暂时没打开。

这样一来,装备堆在仓库里面会非常不划算。

毕竟,防锈需要用到的油脂量真的很大。

吕武现在都有心降低装备的产量,搞铁锭储备了。

他这一次带吕阳来,用意是初步地让小家伙知道霍太山里面也有阴氏的基业,还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霍太山外围有设立哨卡,尤其是防着东面和南面。

只不过,谁没事会往山里钻?

各家所能看到的是阴氏在汾水沿岸的厂房。

吕武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在使用水力,冶炼用不上没错,锻造却是能使用水利锻造锤。

这个也是为什么没有搞诸夏特色的扎甲与鱼鳞甲,大批生产胸甲与环片甲的原因。

甲胄的类别,决定了制造过程的不一样。

相对于全套的扎甲和鱼鳞甲,胸甲与环片甲耗费的工时存在不小的优势,另外对于工匠的要求实际上技术也比较低。

为了节省人力与工时,吕武都不太搞环片甲了,开始倾向于主要打造胸甲。

看完了霍太山的基地。

吕武又带着吕阳分别跑了一趟“吕”地和“霍”地。

事实上没太多能看的东西。

吕武就是要让吕阳知道自家到底有哪些地盘,讲一讲获得过程的艰辛。

“阿母言阿父乃神。”吕阳岁数不大,正是爱撒欢的年纪,能到处跑感到很开心,一下子就跟吕武亲近起来了。

小孩子一句话却是说得吕武有些发愣。

现在当然有宗教体系啦。

只是很初步,处于原始崇拜阶段。

赢(女竞)绝对很崇拜吕武,连带也对自己的儿子植入对吕武的崇拜。

而吕武当然有值得赢(女竞)崇拜的地方。

又有谁能像吕武这般,花十年的时间有了这么大的基业。

当前年代的词汇很少。

佩服又崇拜到无以复加,描述像神灵那般的无所不能就是最好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