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第2/3页)

所以了,义渠人可能听不懂晋语,部落的历史足够久远,传承又没有断绝,超大概率是有人能听懂“雅言”的。

而那个所谓的“雅言”则是诸夏的官官。

说白了就是周王室发迹那地方的方言。

吕武肯定是要公布为什么要打义渠人,先搞个师出有名,再下狠手往死里打,却又不真的打死。

义渠人栖息的区域跟晋国不接壤,阴氏控制洛水以东的区域都显得有些勉强,瞄着这边干什么?

阴氏或魏氏,乃至于晋国的其余各个家族,占了这块土地难以有效利用,甚至根本无法长时间占领,义渠被打死对秦国的好处最大。

解朔问道:“阴子欲重创义渠,收归己用以治秦国?”

吕武直接笑而不语。

那个问题有些过于高端,涉及到战略层面,说明解朔开始拿自己当成一名“卿”了。

已经有阴氏的家臣出去,他乘坐战车靠近义渠人的营寨,大声用晋语阐述阴氏为什么而来。

总之,言之有物,绝不口胡,再宣告让义渠人等死吧。

义渠人听不听得懂另外说。

耳朵好使的秦人听懂了。

后子针满脸的奇怪,说道:“阴氏何时西进,为何国中无人知晓?”

湿你北!(草泥马)

阴武这个球家伙,祸害额们还不够惨吗?

竟然派出队伍向西进行探索。

就问,阴武到底想弄撒?

拧次怂呢?(胡折腾)

木乱成马咧!!!(心烦的厉害)

吴刚问了一个关键的问题,道:“如此,诸夏合,外御其侮?”

瞧瞧。

这就是现如今诸夏人的思维,内战可以打,有异族在为前提,有什么矛盾都能暂时撇一边,先将异族弄死,再接着继续打。

所以,哪怕秦国无比忌惮晋国,又没搞明白以阴氏为首晋军的真实目的,思维惯性和道德准则的作用下,想的是先联合起来将义渠和白翟捏死。

事实上,有那样的思维和准则也是被逼的。

诸夏并不是开局就各种高大上,尤其是周代商的前期面临异族威胁,一个不慎可能连栖息地都保不住。

危险程度足够大,不团结绝对活不下去,肯定是要团结起来先保证族群的生存空间啊。

祖祖辈辈都是那么干,等生存环境一再变好,传统还是被遗留下来,并且北方各个诸侯国远比腹地的诸侯国更愿意在针对异族威胁时,进行临时的搭伙。

吴刚又再一次乘坐战车出发了。

他只是带上少数的秦人,作为后子针的使者来到列阵完毕的晋军前方,大声通名并道出来历的同时,代替后子针这个秦国公子问候晋君姬周安好。

这样一来,吕武搞明白对面秦军是后子针为主将,示意驭手将战车前行一段距离,表达了向后子针的致意。

吴刚立刻就明白以吕武为首的晋军这次出征并不是在进行国战,是一次以家族形式发动的私战,改为向吕武进行致以问候。

现代人可能搞不明白这些对话是个什么意思。

当代人却知道在消灭义渠和白翟之前,双方肯定是打不起来了。

气氛一下子变得有些安详。

吴刚多余的话没讲,问候之后带着秦人回到本阵。

什么进行正式的结盟,商量怎么联合打义渠和白翟,完全没必要的事情,靠的就是存在或不存在的默契。

吕武对事件的发展了然于胸,并且很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

当前时代的人未必听过“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这句话,他们却是在身体力行。

现代人再没文化,多少能听过那句话,没听过也知道那意思,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明知道道理是那样却做不到,乃至于打死就是想当狗,并且深深认为当狗十足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