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赶紧写书抢“成就”吧!(第2/3页)

只要社会存在一天,法律就是不可缺失的一部分。这个观点没人会反对吧?

吕武选择当法家大佬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他重活一世虽然活成了霸主国的大佬,能够在“国际社会”上面呼风唤雨,怎么都该留下“闪光点”传于后世。

开国什么的?没人能保证一个国家“千秋万世”永存,是个国家总会有亡国的那么一天。

吕武要给这个“世界”带来成熟的法律,再深植民族观念,还会免费赠送“大一统”的礼包。

上面三样对于一个民族缺一不可!

法律是给予所有人相对的公平性。之所以有“相对”这个词,主要是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绝对的公平,能经历保护弱小,约束强者不肆意欺凌弱者,怎么都该算是起到作用了。

民族观念这玩意不能说诸夏没有,碍于春秋到战国分裂太久,人为的制造思想分歧成为一种定性。

历史上赵氏嬴姓数代君王尽过努力,一直到始皇帝嬴政才创造出表现上的疆域大一统。

到了西汉刘彻时期,这一位汉武帝最伟大的成就其实不是击败匈奴,是在思想上完成了诸夏“思想大一统”观念的定型。

而两汉后面,出现五胡乱华,再搞出东西两晋,胡人全面猖狂之下,甭管杨坚是用了什么样的方法,他就是完成了汉人再次成为皇帝的成就,终结了长达三百多年的胡人肆虐以及各种纷纷扰扰,一生中也在努力寻回汉人失去的魂魄。

很多人注定会在史书上留下一笔,吕武可不愿意只在史书留下一个“高祖”的名号,随着子孙后代将国家玩没了,再被世世代代的讽刺和破骂。

“这个工程怎么看都至少需要用十年以上的时间来完成啊?”吕武需要感谢匠人们制造出了纸张。

之所以说是匠人完成,原因当然是吕武只提出一个概念,讲了一些不知道靠不靠谱的方法,动动嘴巴就丢给家臣和匠人去鼓捣了。

事实证明人的进步只需要打开思想枷锁,有了一个目标之后,哪怕是千百次试验失败,成功一次就能开创出一个新的纪元。

吕武有时候会想要不要拉老范家一块玩。

毕竟,范氏某种程度上继承了管仲的衣钵,后来更是成为晋国制定律法的唯一家族,他们家肯定会有很多研究资料的。

也就是吕武不知道郑国的子产也会在法家历史上留下很重的份量,要不然信不信吕武能搞让郑国交出子产的操作?

在某天,得到召唤的吕阳回来了。

到了公元前562年,吕阳已经成了一名十八岁的小伙,帅不帅这个问题,成天风吹日晒之下,只能说很阳光和健康了。

“父亲。”吕阳从小到大跟吕武相处的时间很少,隔阂什么的则是不存在。

父子嘛,其实能长久待一块的不多见。

作为父亲有自己要忙的事情,只能说尽量抽出时间来陪伴了。

再则,母子成天在一起听着很正常,父子成天腻在一块怎么听都感觉到别扭。

很多父亲给予子嗣的爱会比较含蓄,首先是男女性别带来的差异,再来就是作为父亲那种莫名其妙的自尊,一般会被错误理解为严厉。

吕阳就觉得吕武对自己很严厉,很小的时候就各种讲道理,稍微大一些被丢到秦国历练。

亲身经历远比听别人阐述会更加印象深刻,出现了什么状况有父亲兜底,得到也只是教训而不是一错就遭到灭顶之灾。

吕阳在完成对秦庭的清洗后明白一个道理,作为家族的嫡长子,还会是阴氏的未来家主,一些事情早点承担比后面懵懵懂懂接收要好。

吕武抬头看了一眼吕阳,对其招了招手,说道:“我家动用人力物力编书,你亦审阅许多,可有心得?”

秦国那边发生了什么事,吕阳又是经历了一些什么,之类的事情吕武没打算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