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8章:阴氏正式加入内战(第2/3页)

中行吴看士兵的士气低迷,只有选择先攻克“令狐”来挽救士气,攻陷城池提振士气之后才率军进行追击。

吕武得知魏氏在“令狐”这边就用了三千甲士,理解是重步兵部队,听到数量足有三千还是感到了吃惊。

“当下辟耳山魏氏甲士数量足有五千。”荀会一脸的晦气。

怎么越打,魏氏的甲士越多?补充的呗。

里面其实有阴氏的锅,谁让吕武给予魏氏经销商的身份,魏氏能够用更便宜的价格从阴氏买到更多的甲胄。

魏氏本来就有自己训练重步兵的“独家秘笈”,紧急关头不再严守质量,暴出足够数量的重步兵,还真的是一点都不稀奇。

注意,就是重步兵,不是阴氏核心部队的那种精锐甲士。

魏氏的重步兵也不是全部身穿来自阴氏的甲胄,超过六成以上的重步兵是穿一种厚重的皮甲。

他们现在还不是“魏武卒”级别的重步兵,武器标配就是一柄战戈,极少数重步兵才能同时携带盾牌以及强弓。

这么看,是不是能明白魏氏重步兵跟阴氏核心精锐甲士的差距了?

当然,阴氏这边也有自己的重步兵部队,甲胄肯定是阴氏自产,无法每一名重步兵都配上一套鱼鳞甲,胸甲什么的则是保管够用。武器则是选择标配以戈矛和盾牌,没有携带远程武器。

并不是吕武不想尽善尽美,纯粹是人和人真的不一样,有些人负重跑了十来里还能扛得动盾又射得了箭,有人则是没有负重跑个一两里都能气喘吁吁站都站不稳。

“魏氏具装重步不会低于一万……”吕武需要埋怨荀氏、中行氏、智氏和韩氏太没用吗?竟然只是消耗了魏氏一千左右的重步兵。

还有另外一件事情!

魏绛在“令狐”动用了三千重步兵,打了将近一个月,后面又阵战了一场,还能带上两千重步兵和近两千普通兵种长途跋涉去辟耳山,足以说明魏氏士兵的质量真心不差了。

事实是什么?魏氏很早之前就痴迷研究人的体力锻炼,后来又加入了负重训练来进一步更加耐力,少不得人在生死攸关时刻能爆发出更强的求生欲。有良好的底子,再加上现实逼迫他们必须远离,事实也证明他们办到了。

吕武说道:“魏绛选在辟耳山交战,实为明智。”

这个就要唠嗑唠嗑当地的地形了。

那边在大河边上,也就是现代的三门峡附近。

当前那边不但地势险要,尤其是还有晋国少有的盐池,同时位处“魏”地与“虞”地中间,多少算是一个交通要道了。

魏绛只要能在当地坚持住,能够避免敌军用最快的速度进入“魏”地进行破坏,怎么着都能将秋收干完,拥有更多的粮秣来用于战争消耗。

荀会说道:“如我所知,魏绛出兵‘桑田’、‘徦’、‘柏谷’抢收阴氏之粮。”

这事吕武早就知道了,要说被气得肝疼,还真没有。

荀会看到吕武仍然一脸平静,藏起了另外的一些小心思,问道:“元戎往辟耳山,抑或……”

那便是中行吴的战场,阴氏去凑什么热闹?

再则,一旦吕武到场,荀氏、中行氏、智氏和韩氏就该心里有意见了。

说白了就是,谁打下的地方就由谁来收获战利品,他们已经付出重大的伤亡代价攻陷“令狐”一地,阴氏去抢食就显得不地道了。

“我往西,先入‘大荔’,渡河攻‘魏’。”吕武说道。

那么就是计划不变。

中行吴这边攻打“魏”地以东的封地,包括晋国的中部、东境其余地方,包括站在魏氏那边的盟友。

阴氏则是攻打“魏地”以西、以南、以北的区域。

各有各的好处,谁也别去妨碍谁,坚持不住求援就是另外一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