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章:汉家自有制度(第2/4页)

现在听吕武讲缘由?一下子让吕阳的心情放松了下来。

“汉家需有新制度,以为万世而谋。立国仅是寡人的第一步,寡人在时谋求东进,寡人若是不在,你亦不可停足不前,需以宇内一统大业为己任!”吕武说道。

关于要完成大一统这件事情,吕武从小就不断给吕阳灌输相关思想,倒是没有把吕阳给惊到。

鞭挞整个世界?吕武不会讲出来,死之前再以其它方式给后世子孙开拓眼界吧。

“欲成我家太子,不可无有军功,将成制度。”吕武笑了,过一小会才继续说道:“你率军往西,灭乌氏、空同氏,为立国献礼,亦为立太子位而贺。”

有这个制度,以后每一代的更替,或多或少都能开疆扩土一些吧?

让吕阳安心的是吕武没有大肆分封自己的那一帮兄弟,第一顺位继承人的地位也就没有遭到威胁。

关于这方面吕武其实在犹豫。

在“家国天下”的时代中,完全不让宗室掌权根本就是在自掘坟墓,哪天出了不忍言的事情,没有宗室力挽狂澜的可能性,江山肯定要落到了外姓手里。

吕武又害怕在立国的第一代人出现太多的纷争,搞得内部不净难以向外扩张,打算将目光放在第三代人身上。

他们这个新鲜出炉的汉氏没有人员众多的宗族,无法依靠隔至少一代的族人作为中坚力量。

不让第二代人过分掌权,当然是害怕出现相争,问题是吕阳没有感到足够的威胁,会自律且自强吗?

所以,吕武只能拿外敌来培养吕阳的锐气了。

认真而言,汉国不像那些老牌诸侯国,甚至跟范国和荀国都没得比,大量使用族人来掌权,防止异姓贵族的权力太大。

出了晋国这边的事,诸侯们对异姓的戒心上升到了最大的高度,有消息陆陆续续传过来,显示各个诸侯不是在清洗异姓贵族或是进行最大的压制。

他们是怕了,怕出现像晋国的结果,以前就仰仗公族,以后公族在各个诸侯国必然会更加得势。

吕武看到吕阳在思考,说道:“为父讲一则故事,你且细听。”

吕阳先是一愣,随后心中出现了跪乳之情。

尤记得还很小的时候,父子俩尽管相处的时间无法太多,只要能够相处吕武就很喜欢给吕阳讲故事。

吕武并不是单纯讲故事,其实是在进行教导。

这样的“故事”已经有几年没有发生在父子俩身上,今天复又重演怎么不会让吕阳被触动心中的柔软呢?

吕武这一次讲的是原版历史上秦国真正发生过的事情,只是会在一些名称上换个名字。

有那么一个国家的公室依靠“外来人”作为臂膀,然后让本国权贵的血都冷了。

几代君王一再重用外来者而打压本土权贵,为日后的分崩离析埋下了伏笔。

一名伟大的君王完成了前所未有的伟业,那个帝国却是闹了个二世而亡的下场。

“兵锋之盛,因何如此?”吕阳看上去有太多的不解。

有始皇帝在的秦帝国,谁敢说兵锋不盛啊?

吕武喜欢吕阳能够有疑问,不是只光听故事,说道:“事则多矣。”

大体来说就是没有册立太子致使“国本”未定,权臣和佞臣扶上大位的傀儡大肆戕害宗室,本该有的赏赐变成了嘴唇一张一合的口头承诺,相对要命的是一帮“国人”觉得国家兴衰与自己无关。

人心一旦离析,对国家的打击肯定是最要命的。表现在不愿意继续为了国家奋战,冷眼看着敌军杀进帝国腹心之地。

那个时候,应该作为帝国矛和盾的国人,他们估计是在想:“马勒戈壁!用的上的时候各种哄骗,该给的赏赐一毛不拔,甚至还多加剥削。老皇帝牛逼是吧?额不敢不听,轮到新皇帝是个败家子,额才不鸟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