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0章:汉军威武(第2/4页)

所以,楚军必须先解决“新郑”城外的汉军,要不要接着攻打“新郑”则是要看损失情况,又或者是后方的援军有没有抵达了。

范鞅在注视静立不动的汉军,主要是看装备怎么样,没有过多在意兵源的素质。

他们都是出自晋国,只要不是临时拉出来凑数,哪一家的军队不都是军纪严明该有的模样吗?

长久以来,吕武的麾下就以兵甲之利闻名天下,以前和现在都是着甲率最高的军队。

现在,能够看到排在最前面的汉军,他们在金黄色朝阳的照射下,身上在反射着阳光。

汉军的甲胄一再出现变更,从最开始的环片甲,到某段时期的板甲,又到后面列装鱼鳞甲,范鞅现在看到的变成了板甲与鱼鳞甲的混合套装。

怎么个混合法?汉军胸膛前是板甲,脑袋上、两肩、手腕、手臂、两肋、裆部、腰围两侧、膝盖、小腿则是有鱼鳞甲部件。

范鞅有些发愣,不止是因为汉军士兵的装备之豪华,还有某一部分汉军手里的兵器有点怪。

那一部分汉军不是持戈,也不是后来汉军很喜欢用的一手盾一手戟,更不是四米长的矛,远远看去很像是一种大衩。

那玩意被吕武取名叫陌刀,柄长一米五,刃长五十厘米,听说舞起来能够做到所向披靡。

楚军那边有一乘战车独自向前,看旗号并不是楚王招本人。

命令驭手向前的是蒍子冯,他是这一波交战的楚“将”。

汉军这一边,霍擅单人匹马向前。

二者在两军阵前互相抵近到三米左右,进行了春秋时代遗留的战前致师。

这一次致师,没有人发起挑战,分别代替自己的君王问候对方的君王,问一问对方要不要投降,完事后各自回到本阵。

要是往前推上个一二十年,单骑走马这种事情是要遭到嘲笑的,后面随着骑兵一再发威,天下人的观念已经变了,不再视单骑走马是一种狼狈的行为。

游牧部落的单骑走马看似声势浩大,对上诸夏军旅会变成一种实际上的送人头。

不管是作为阴氏时期,还是现在变成了汉军,一次又一次的战绩让诸侯明白吕武麾下的骑兵跟异族的单骑走马压根就是两回事。

比如说现在,汉军的骑兵分布在左右两翼,整得蒍子冯刚才不得不将“左右广”调整位置,将他们临时调动到本阵的左右两翼,怕的就是汉军又凭借机动优势玩两翼突击或是包抄。

吕武并没有给麾下大军发布什么命令。

这一战,又或者说这一波,吕武想亲眼看看霍擅的成色。

现在各国吧?大多数统兵作战的不是一国之君就是执政、令尹、右师这种国家的二把手,极少才能看到二把手之外的人物成为一支大军的统帅。

其实楚国还要好一些,他们的很多公子都有独自统兵作战的机会,倒是绝大多数中原列国不是君主就是执政领兵,也就曾经的晋国是“卿”来“将”军。

晋国那么一搞,能够统兵作战的人倒是多了,要命的是“卿”长久把持兵权,弄得国家也没了。

吕武搞出了“国防军”,不担忧军队成为某个臣子的私军,一直以来就有意培养大将,万般不能搞到要大举东出的时候,一次次需要自己御驾亲征。

当前指挥出战汉军的霍擅就是吕武物色的大将之一。

霍擅跟吕武的时间不短了,当时吕武刚刚获得晋国卿位不久,后来开拓北疆就多次带兵清剿赤狄。

“锐士出击!”霍擅说的锐士就是陌刀兵了。

约两千左右身披重甲手持陌刀的汉军开始缓缓向前,看他们走路的姿态,再看每走一步深陷的地表,负重真的不轻啊。

蒍子冯也在下令,他对楚军的第一“彻”发出了攻击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