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0章 将计就计(第2/4页)

而朱慈烺对李来亨的特殊关注,并非只是因为李来亨在抗清历史上的忠贞和名气,更是因为,朱慈烺想知道,少年流贼经过教化,究竟能不能重新接受朱明朝廷呢?

就表现看,李来亨这两年的表现,还算是优秀,各项任务,都能完成。

但今日勘察流贼踪迹,如果事先知道,朱慈烺怕是不会同意使用李来亨的。

知人知面不知心,万一李来亨心中还存有杂念,顺势跑到流贼那一边怎么办?虽然李自成和张献忠不是一挂,甚至有点势同水火,但毕竟都是流贼,谁知道李来亨会不会一时糊涂?

更甚至,李来亨回报一个假消息,岂不是更害人?

不过当看到佟定方坦然轻松的笑容,朱慈烺顿时明白,看来,佟定方对李来亨有相当了解,相信李来亨不会背叛,才会在如此重要的任务里带上他,又或者,佟定方意识到李来亨出身流贼,对流贼藏匿之术最为了解,带他上山,有事半功倍之效。

在回答太子问题之时,李来亨不卑不亢,既没有出身流贼而不得不投降的胆怯,也没有立下大功,那抑制不住的骄傲,只是冷静平和的将整个经过说出。

朱慈烺暗暗点头,能在历史上留名之人,果然都是有过人之处的,李来亨之能,未来也是能领兵的,仔细问过之后,他欣慰的点头:“赏,一人二十两!”又对佟定方道:“两人现在是什么职?各提一级。”

“谢殿下。”

李来亨和季大勇拜。

朱慈烺望着李来亨,语有深意地说道:“季大勇,李来亨,望你二人再接再厉,大明朝不负忠臣良将!”

……

走出太子营帐,李来亨迎着夜风微微舒了一口气,老实说,最初投向官军,成为官军一员之后,他是极其不适应的,有段时间,他一直在谋划着逃亡,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惊讶的发现,京营和他印象里的官军完全不同,不但军纪严明,从不搅扰百姓,而且军中上下,都以操练为荣,从将官到下面的小旗长,在京营军规之外,还会反复强调三个词,荣誉、勇气、责任。并详细解释。

而也这其间,他也第一次了解到了另一个陌生词:民族。

但真正改变他想法的,还是前年年底,建虏的入塞。当时,面对汹汹的建虏和被烧杀抢掠之后的焦土,他心中涌起了一个热血男儿都会有的愤怒,而当思想教导官宋天显说,因为流贼施虐,官军抽不身来,建虏才能一次又一次的入塞,烧杀抢掠之后,他平生第一次对自己过去的信念产生了怀疑……

从那时起,李来亨就不再想着逃跑了,而是安下心来,在军中做事

虽然有时候,他还是会想起义父李过和闯营的那些人,但心中却已经没有逃跑的冲动了。

渐渐地,他习惯并且溶入了京营之中。

今日在松峰山中,发现山谷中的伏兵时,他心中也曾经闪过一丝犹豫,不过也只是那么一闪,因为他心中清楚的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

当在暗夜里,摸爬滚打,回到出发点时,发现中军官佟定方还在原地等待时,他心中涌起激动——长官果然没有负我,我更不能负长官了。

……

“侯爷,太子传你去。”

抚宁侯朱国弼用完了晚饭,意兴阑珊的坐在灯下发呆,表面看起来他是抚宁侯,又是京营辅佐,军中地位仅次于太子殿下,但实际上的权力,比工兵营的孟文龙还不如呢,孟文龙好歹还管着几千人,有发号施令之权,而他这个侯爷,除了账里账外的一百亲兵,其他人,他一个也调遣不动。

即便太子急赴扬州,不在军中的那段时间,他也不能自由发挥,想要做任何事情,都得陈奇瑜和杨尔铭同意,如果他二人不同意,下面的将官根本不会遵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