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六年4月16日 晴(第4/4页)

这件事基本上算是尘埃落定了,就如宋北云所说,需要整治的是那些近几十年借着乱世异军突起的暴发户,他们对国家力量没有概念,容易脑袋一热干出一些冲动的事情。

而这些有年头的老贵族,他们根系复杂,考虑事情更多,处事也更冷静。他们自然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但相比较而言他们有适当的位置上也是可以起到一部分作用的。

接下来就是要开始启动青年计划的时候了,让那些怀揣着理想的青年们逐渐背弃自己的阶级,经过几代之后,虽然不一定会海晏河清,但至少会有数十年的稳定繁荣。

而就在宋北云收拾东西打算第二天打道回府时,冯家家主冯会突然亲自拜访而来。

这个人的名声地位还是有一些的,他的拜访宋北云还是比较重视的。

不过冯会这次来并不是为了新政而来,而是与宋北云商讨工坊之事。

老狐狸到底是老狐狸,他显然是听出了宋北云话中的陷阱,一连串的问题问下来,即便是宋北云也是一头冷汗。

“老朽不才,想请问宋大人。”冯会客气地问道:“若是士族都开办工坊,那田地该是如何处置?”

“冯先生莫要担心,自是有人耕种。”

“那人人都去读书,谁来耕种?”

宋北云眼珠子一转,这个问题佛宝奴也问过,当时他并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但现在他有了,于是成竹在胸的一笑道:“冯先生,您可听说过包产到户?”

冯会哪里会听说过这样的名词,于是宋北云就耐着性子给他解释了起来,而且谁说读书就不能种地了?

当宋北云将工坊农学院的成果大致说明了一番之后,冯会大为惊叹。

“当真能亩产七百?”

“现在的理论状态是可以,不过那也是因为化肥和精心照顾的缘故,化肥现在还在等着西域的矿石,若是以现在的水平,亩产五百左右,稻种几代培育后略会有所提升。”

冯会点了点头:“那若是这般,老朽斗胆问上一句,若我冯家也想如徐家一般开办农场,可否?”

“当然可以,不光可以还鼓励欢迎,不过有个条件。”宋北云晃着手指道:“产出粮食朝廷虽可收购,但是以当年各地产量计算均价且浮动不超过两成,价钱不会太高。”

“那若是遇到灾年呢?”

“朝廷补差价。”

“行!”冯会用力的一点头:“其余菜肉也是如此?”

“皆是如此。”

“那冯家便试试来当这第二个徐家。”冯会起身朝宋北云抱拳:“听闻宋大人与徐家私交甚好,这……”

“冯先生放一万个心。”宋北云道:“我巴不得有越来越多的人去跟徐家竞争,越多越好!一家独大,可是要出事情的,我可不想将老友送上那断头台。”

冯会哈哈大笑起来:“宋大人果然是个痛快之人,老朽放心了,告辞。”

宋北云看了看冯会的背影,眼珠子一转却是笑道:“冯先生留步,我来给你讲讲这徐家的产业分布,到时省得冯家走了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