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第2/3页)

朱悯达说:“你既打定主意从武,皇兄也不拦你,但你好歹是皇子,等你从西北归来,我看是该找个人好好教你做学问。”顿了顿,又思量着问道:“你这个脾性,等闲之辈还教不了你,你心目中,可有甚么合适的人选?”

惯来缺心眼的朱十三头一回长了机灵,他道:“禀皇兄,皇兄看甚么人合适,甚么人便合适。”

朱悯达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甩袖走人了。

其实朱南羡知道,他皇兄若存心要查,自己跟苏晋讨教对联的事迟早穿帮。

但他又想了,朱悯达一向嘴硬心软,这事又算不得大错,他贵为太子,难不成还会为难一任小小翰林?

朱南羡没有猜错,但这事坏在坏在彼时的苏晋已得罪了吏部。

就在他将对子呈给朱悯达的当日,吏部已对苏晋动了私刑,然后给她安了个渎职的罪名呈书皇案。

等到内阁拟好咨文,发往各衙司,苏晋已生死不知了。

而朱南羡则是在咨文下来的三日后才晓得此事。

前来回禀的内侍说:“虽说是杖八十,但奴才听说,人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只剩了一口气。等通文下来,翰林还没说甚么,都察院的老御史先动了气,要帮着平反,折子都递到太子爷案头了,也不知道为甚么,殿下却说先放半日。也正是耽搁了这半日,人就让吏部送走了,听说都察院的柳御史驱车去追都没追上,老御史也气病了。”

朱南羡虽生在波云诡谲的深宫,但自小有长兄如父帮他挡开了外间的兵戈暗斗,有慈母如故皇后把他放在掌心里疼爱着,甚至连一向严酷苛刻的景元帝,对他都要比对旁的儿子多几分宽宥。

也因此,他一直活得十分单纯。

单纯得生出了一份近乎顽劣的执拗。

内侍的一番话下来,他只听明白了一处——老御史的折子递到案头,朱悯达却说先放半日,

朱南羡想,他或许知道为甚么耽搁了半日。

朱悯达早就知道是苏晋代他写了对子,所以他懒得看,随意放了半日。

也正因为这半日,苏晋被吏部送走了,生死不知。

朱南羡抓着雄威刀,一路不顾阻拦地冲到了吏部,脑子里还想不明白,明明几日前还如清风皓月一般的人,怎么转眼间就剩一口气了呢?

吏部的大小官员跪了一地,朱南羡沉声道:“姓曾的王八蛋,给本王滚出来!”

曾友谅一时间吓得躲在了桌案下,还忍不住瑟瑟发抖。

朱南羡何等耳清目明,当即一刀下去,桌子裂成了两半。

曾友谅扑跪在地,颤抖着告饶道:“十三殿下,微臣错了,求殿下饶命,求殿下饶命……”

朱南羡没理,又一刀下去,鲜血迸溅而出,砍飞了一条胳膊。

却不是曾友谅的。

一旁扑出来一个小吏,帮他家尚书大人挡下了这一刀。

朱南羡抹了一把脸上的血,冷笑出声,抬起刀指着堂内哆哆嗦嗦跪着的人:“爱挡刀是吗?信不信来一个,本王杀一个?”

言讫,最后一刀下去。

刀尖就在离曾友谅鼻子一寸处被一旁伸出来的剑柄挡开,与之同时,身后传来一身暴喝:“混账东西,父皇还躺在病榻上,你就这么胡闹?!”

是朱悯达带着羽林卫到了。

朱悯达怒不可遏,指着朱南羡道:“来人,把这个孽障带回东宫!”

朱南羡跌跌撞撞地被一干羽林卫押回了东宫。

他记得,那是朱悯达第一回打他,亲自拿藤鞭一道一道地抽在他身上,每一鞭都下了重手。

大雨倾盆而下,朱南羡先时还觉得痛,可被这雨水一淋,仿佛又没知觉了,连带着没知觉的还有自己的腿。

朱悯达胳膊打得酸麻也不肯停手,还是太子妃看到,扑过去替朱南羡挨下一道长鞭,哭喊着道:“殿下,别打了,再打十三要没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