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启蒙(第2/4页)

之后乾隆的行为,也很好的呼应了绵怡的担忧。

乾隆不是个傻子,更不是真的像他表现出来的那样傲慢自大,之前在廓尔喀的作战中,他就已经通过俘虏的一个廓尔喀的细作,知道了英国在印度的统治权,也知道了英国的威胁。

因此在英国使团离开之后,他就立刻让沿海加强了军事防御准备。

这些消息永琰陆陆续续的得到之后,都和绵怡仔细分析了一番,说完之后还感叹了一句:“英吉利在西洋诸国中,最为慓悍,日后面对这些人,必要小心谨慎才是。”

绵怡也认同这一点,之前他去找那些英吉利使臣说话,就能从他们的言语中打探出英吉利这个国家的国情,的确是不容小觑。

……

英吉利使臣来朝的波澜很快就过去了,但是留下的暗涌却依旧藏在暗处。

绵怡在之后去见乾隆的时候,发现英吉利上贡的大望远镜和大灵司放在屋里,乾隆坐在榻上,几个匠人正在前后盯着看。

见着绵怡来了,他对着绵怡招了招手:“你往日里爱这些西洋玩意,今儿得了个这个,你也来看看。”

绵怡行了一礼,这才恭敬的走上前去,仔细看了一下这个大望远镜,的确比平时用的那种小的要看的清晰。

绵怡细细将自己的使用体验和乾隆说了一遍,乾隆笑了笑,对着匠人们摆摆手:“行了,你们抬下去仔细研究吧,若是能做出更精细的,朕重重有赏。”

匠人们磕头谢恩,抬着大望远镜,一同退了出去。

等到人走了,乾隆这才招呼绵怡坐下,胡世杰给绵怡上了茶,绵怡没敢喝,只放在一边。

倒是乾隆抿了一口茶,这才不缓不急的道:“往日里看你爱这些西洋的东西,我觉得无伤大雅,倒也从未和你详谈过这些,这回西洋的使臣来朝,你可有什么想法?”

绵怡迟疑了片刻,这才道:“自打皇玛法开广州十三行之后,国朝就与西洋诸国贸易频繁,与英吉利更是其中大头,只是英吉利人贪婪奸诈,想要更多利益,这才有了这次来朝之举。”

乾隆听了这话,笑着点点头:“能看到这一点,已是很不错了,之前征伐廓尔喀,英吉利人就与廓尔喀有所勾结,可见其所图甚大,虽观其献礼,也不见有多机巧,但是却仍旧不得不防,你学习西洋的这些知识是好事,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但是却也不可因为这些东西移了性情,为这些奇技淫巧所迷。”

绵怡这才听出来,这是乾隆在暗自点对自己,他急忙起身,对着乾隆行了一礼:“孙儿谨遵皇玛法训诫。”

乾隆笑着抚了抚须:“倒也无非训诫,你虽聪慧过人,很有决断,性情却缺乏磨炼,日后行事,还是要三思而后行。”

绵怡又讷讷称是。

训诫完孙子之后,乾隆还是知道给个甜枣的,因此就让胡世杰领着绵怡去府库之中,挑选几个英吉利送过来的东西中看得过眼的作为赏赐。

绵怡欣喜应下。

……

等到绵怡离开之后,乾隆站在窗边,看着院子里的一地萧瑟。

难道他也能有明成祖的福分,得了一个好圣孙?

乾隆抚了抚须,觉得还是要再看一段时间。

……

很快的,思宁一行人就回了京,眼看着要到了年底,宫里又开始忙碌起来。

不过这次福晋身体好了许多,可以自己操持,因此思宁倒是清闲了许多。

看着福晋兴致勃勃的前后忙活,思宁第一次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追求还真是相差甚远。

等过完了年,宫里再一次陷入了清净,思宁掐着手指算着时间,竟然已经是乾隆五十九年了,距离乾隆退位,不到一年时间。

思宁心里有些茫然,她来到这个世界,也有十几年了啊,这日子过得也太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