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反将一军(第3/4页)

生母留给自己的农庄没有皇家给的大。可一千六百亩地放在这时代也算不小了。再加上便宜爹又将周围田地都买了过来,加起来,也有快三千亩了。

两个农庄离着非常近,甚至都不用坐车,走个七八分钟就到了。天子将这个皇庄赐她,大概也是有这个考量的。

不愧大昭开国以来最为仁慈的君主,做的事真的很容易让人感动。

刘茹娘留下的农庄刘伯早就打点好了,左玉过来了也不用忙什么。刘伯引着她转了一圈后,道:“姑娘,您看看,这两农庄能并到一起吗?”

左玉想了想,摇摇头,“还是不要合并了。这里的路别人也是要走的。若我们将农庄合并,别人就不方便了。而且,后面我要做的事多,两个农庄也好比拼下,这样大家做事的劲头也大些。”

刘伯想了想,点头,“姑娘考虑周道,是老奴思虑不周。”

顿了下,又略有些迟疑地问道:“姑娘,您真打算只收两成租?”

左玉点头。

“庄户们的生活您也看见了。虽说比一般农家人好过些,但真要较真,其实过得也不怎么样。”

左玉想起自己走访的那几个庄户,道:“一年到头,汤饼都吃不上几回,糙米里加点精米都舍不得。家里养几只鸡,下几个蛋,还得大部分交上来,肉食吃的就更少了。”

刘伯觉得奇怪,“可大姑娘……要天下人人都能过这样的日子,那就是大同了啊。”

左玉摇摇头,“如果想吃什么都不敢吃,不能吃,那又算什么大同?家里的钱都紧着吃上面了,这又算什么大同?这一代代的,只能在地里刨食,娃娃们也没书读,这不叫大同。”

刘伯的眼睛瞪得大了起来,想想左玉在家里做的事,便道:“姑娘,您不会想让庄户人的孩子也都读书认字吧?”

左玉抿嘴一笑,道:“有何不可?认字而已,不是很难的。”

不理会刘伯吃惊的样子,继续道:“时人收租四成便被称为有德君子……”

左玉嘴角挂上了嘲讽,讥笑道:“说起话来,个个皆是五常君子;办起事来,仁义礼智信就喂了狗了。”

刘伯叹了口气,道:“圣人曾说: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想来是早就料想过现在这局面吧。”(注1)

“刘伯,人人都高喊着‘德行’的世道本就是德行败坏的开始。四成租……”

左玉冷笑,“也敢称有德君子?我们庄子不学那些人,就收两成租。另外,自家鸡鸭生的蛋不必上交。”

刘伯连连拱手,道:“姑娘心慈,如此必能得庄户感激,干活也就不会偷奸耍滑了。”

左玉不需要别人感激,但她知道,她这样做了,那些庄户必不会再偷懒。

因为,以前收四到六成租,人就不会觉得是在为自己奋斗。现在只收两成了,那心态就不一样了,就会觉得是在为自己奋斗。

一个是被剥削,一个是自己当家做主,怎能一样?至于旁人的闲言碎语?呵呵,要是有人敢因这个攻陷自己,那少不得要让他们尝尝“三纲五常”的铁拳教育!

在庄子里巡视了几天,左玉的规划也渐渐完善。读再多书,不如行万里路。有了实地考察后,许多概念模糊的地方一下就清晰起来了。

她发现庄户内的农作物太过单一了。想要发家致富,套种一些经济作物是很有必要的。比如系统给的各类药材种子,花苗这些。

空出一部分地用来种花与药材,等收获时,卖给城里的达官贵人可比卖粮食赚钱。

还有,这里还能搞立体养殖。水田里放上鱼、螃蟹与水鸭,既能减少虫害,还能肥田。

她将庄户们聚在一起,开始教大家怎么堆肥。堆肥其实是一个很讲究的事。而书上正好有,她稍稍研究下,便用这个时代农民能听懂的语言教他们堆肥,顺便告诉他们哪些东西也可当肥料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