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堵门 “该抓的抓,该杀的杀,一个也没……(第2/4页)

“轰!”一声巨响,是有半扇门落在了地上。

于府的部曲拿着刀赶来,没看见以为的成群匪类,只看见了一个人,一把刀。

“定远公大人!”也有仆从回去报信,穿着团花锦袍的于崇急匆匆看来,就见定远公卫臻站在门前。

有半扇门似开似关,恰好挡住了半张脸,于崇走近,觉得自己似乎被定远公盯着,又似乎是被一北疆的孤狼盯着。

他从未见过北疆的狼,却仿佛已见了。

不,他见过,当日这人以一人一刀一马挡住了百余申家死士,正是这般模样。

“定远公大人既然登门,你们怎么不好好招呼?今日恰有石榴花宴……”他假装看不见破败的大门,脸上露出一极爽朗的笑脸来。

来人还是看着他,看着他绕过那半扇门走到自己面前,声音淡淡:“我并非来赴宴,只是来叙旧。”

“叙旧?叙旧就更该入府坐坐,国公大人,虽说九月母蟹做了糖蟹实是人间绝鲜滋味,此时的蟹也算肥嫩,上月我令人去沧州做了几坛糖蟹,今日再开一坛十年前二月二日制的黄酒,香气绝好,正宜佐蟹。”

膀大腰圆如猛将一般的光禄寺卿笑得仿佛与眼前之人相交百年。

这人却还是看着他,动也不动。

“不必,我来寻人叙旧,你将人给我便可,那人乃一女子,姓房,嫁给你家一旁支。”

“旁支?国公大人,实不相瞒,于家根深叶茂,繁衍至今,旁支数不胜数,光我祖父便有十六个儿子……”

“我是何人?”

于崇的话,被四个字轻飘飘打断了。

他说话时举起的手又收了回去。

“国公大人莫不是在说笑?您乃是一品镇国定远公。”

那人垂下眼,却又问:“我是何人?”

“一、一品镇国定远公。”

那人笑了,再问:“我是何人?”

于崇几乎要退开,目光转到一旁,不敢再看那人,看着春夏交接之时的明光照白地,声音比刚才更弱一分:“一品镇国定远公,兼西京都御留守,权知北疆五地节度,上柱国,无终郡主……卫臻。”

“你知我是谁,我需知你于氏有多少旁支?我需知你于氏一旁支名姓?我需知你家祖父有几个儿子?”

于崇真的想退了,他甚至不敢看说话之人的神色。

卫臻说的每一个字皆锋芒外露,她的那柄刀分明还守在鞘里,于崇却只觉得自己正在她刀尖下苦苦挣扎。

自她归朝,于崇只觉得她跋扈逼人,至此才知道,从前那些“轻慢”之举,不过是她懒得计较。

定远公,北疆之主,旁人以她为刀,那是没见过这把刀拔出时的样子。

“国公大人、国公大人自然无需知晓,是下官说错了话,国公大人放心,下官这便去寻人……”

于崇说完,转身看向自己的族弟,于岌一直跟在他身后,只是不知何时已经退开了两步,只探着身子低声说:“大兄,此事让家中管事翻阅历年族中送来的帖子是否更快些?”

“还不快去吩咐?!”小心偷看了定远公一眼,于崇又拽了一下于岌的衣袖,吩咐道,“多使唤些人,将于氏族中分居洛阳各处的先请来。”

好歹将人派出去,请于氏旁支来还在其次,那些能劝了定远公的,有一个算一个,赶紧请来。

于岌懂了自家大兄之意,转身就要走,却被两个字钉在了原地。

“八年。”

说的是什么不重要,说话的人是定远公,他竟一步也卖不出去了。

转身,谏议大夫的腰低低地弯下:“国公大人?”

“我是说,她八年前嫁给你们于家旁支,她所嫁之人曾在青州、邢州两地任职,她亦曾在东都给郑氏小娘子为师。”

于岌吞了一下口水,将自己的惶恐畏怯尽数藏在腹中。

不久之前,他高坐堂中,还与大兄言今日有些燥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