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对策 “元帅,既然你要挥师南下,是不……(第2/3页)

见他是急急跑来的,卫蔷转身,从桌案上拎起壶,将碗都斟满,看着水流流进碗里,她缓缓说道:“有龙婆在北,要是程珂他们联合赵广存余部封锁同州黄河一线,哪怕没有夺回同州,也能将韩复銮一部困死在黄河岸边,可惜……”卫蔷忽而一笑,“河中府是陈相根基之地,这些人心中想的是万一将韩复銮逼急了,让他全力攻打河中府,他们就算胜了,也得罪了世家之首。”

所以,便不能,不敢。

也正是因此,韩复銮才有恃无恐。

在场其余三人,杜明辛对这些做派灶习以为常,季小环与苏长于已经皱起了眉头。

季小环道:“可这般僵持数月,这两县恐怕已经成了焦土,当地百姓……”

一想他们惨状,季小环不由得一叹。

他们都是久经战乱之人,如何不知道乱世之中人命不如草芥?从正月到如今已经三个多月,北疆正是春耕收尾之时,有百姓开出了新地正在趁着地热之前种菜,那两县的百姓别说春耕,恐怕连性命都不剩多少了。

苏长于道:“元帅,卑职请命出战,愿策应巨阙部仆固副将和湛卢部龙主将歼灭叛军。”

“先喝点水。”说完,卫蔷重新拿起那卷圣旨又细看了一遍。

“圣人久在病中,睁眼闭眼都是离洛阳只有几百里的叛军,为了能打下叛军,什么都不顾了,可我们为将帅之人,要给圣人分难解忧,便要看得更长远些。”

端着水碗,苏长于看向卫蔷,只见她轻轻将圣旨扔在了案上。

“本想带着新科进士们把北疆都走一遍,没想到圣人命我定远军南下平叛,我怕是要食言了。”

定远军,南下。

苏长于恍然道:“元帅,难道我们不是从绛州南下?”

“绛州?”卫蔷面带轻笑,“从绛州南下有什么用?不过是几万叛军和几个被打烂了的县,还要匡国节度、护国节度和金吾卫大张旗鼓各处调度,如今不同几个月前,黄河水急秋日吃的粮也吃得差不多了,咱们何必舍近求远从绛州走,他们叛军的老巢绥州,不就在咱们银州脚下?”

绥州?

杜明辛放下水碗,小心擦了擦嘴,然后道:

“元帅,若是打绥州,韩复銮未必回北归,科举之前我叔父来信,顺义节度窦茂一直懈怠皇命,不思平叛,只怕遭遇韩氏勾结,若是你大军南下绥州,韩复銮只怕会西退攻下长安。”

“长安?”卫蔷想了想道,“那我们得仔细谋划一番,只要赶在他们打下长安之前将他们彻底歼灭,我这西京都御留守也不算是白领了份俸禄。”

这话说得没错,杜明辛点了点头,接着,他仿佛想起什么,双眸一亮,他欣喜说道:

“元帅,既然你要挥师南下,是不是该将承影将军召回了?”

“确实,巨阙、湛卢两部主力都在外,纯钧部要戍卫北方,此次南下龙渊、龙泉、赤霄三部尽出,想要行动迅疾,自然该将承影部召回来。”卫蔷看了看杜明辛掩不住的欢喜,忍不住道,“可惜燕歌多半是从胜州直接走麟州银州,你却来了云州。”

她摇了摇头,仿佛遗憾至极。

杜郎君立时就笑不出来了。

……

河中府临晋县,韩复銮坐在县衙之内,颇有些焦躁不安。

自从门下省给事中韩熹奏请让绛州定远军南下就已经有人将消息通给了他,若是旁人说这话便罢了,他还知道韩熹是得了赵启恩看重才能在短短时日内做到了门下省给事中的位置,他会上书请奏,定然是得了赵启恩的旨意。

果然,虽然兵部连同那尚书令姜清玄都坚决反对,程珂和赵源嗣也接连上书,硬是拖延了些时日,圣人还是决意让定远军南下了。

圣旨还没出洛阳,他就已经睡不着了。

“报!将军,今日敌军并无异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