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下雪(第2/3页)

“喜服,”吉孟氏背靠着车棚:“知县大人家的千金许了人家,指名要佟师傅来绣喜服上的缠枝花。佟师傅早就不能绣了,郝掌柜只得据实告知知县夫人,另推荐了我。”

怪不得,吉安抿唇。

见闺女不高兴,吉孟氏抬手捏了捏她的鼻,笑道:“我跟郝掌柜说好了,以后再有这样繁复的大活,多推推坊里年轻的绣娘。我老了,眼睛和佟师傅一样,不太好使了。”

“下午没事,我给您敷一敷。”吉安挽上她娘:“知县闺女成亲,不会只缺一件喜服吧?”

“普通的帕子、绣囊,坊里做。专门用来装打赏银子的锦囊,要六十只,我给你接了。还有一件十二扇的小桌屏,屏上绣经文,这是要送予新郎祖母的。郝掌柜拿你之前绣的桌屏,给知县夫人过过目。她点了头的,开价十两银。”

十两银!吉安有点激动:“我绣。”

她旁敲侧击地向爹打听过,大景立女户,要交一大笔银子。对成亲这件事,她内心里一点抵触都没有。关键是万一嫁不掉呢?那总不能绞了发,去庵里吃斋念佛吧。

不管怎样,她始终认为只要手里有钱,路总会好走些。

“冬日里没事,正好打发闲。”吉孟氏活动着十指:“等忙完这一茬,估计也开春了。”一年又一年,日子真不经过。搂过闺女,娘俩头靠着头。也不知她怀里这块肉会飞到哪家去?

驴车才到村头,就有皮小子跑去吉家门口叫嚷。

“你家驴回来了。”

才吃过午饭的朱氏,压根没想到他们这么快着家。小跑出门一瞧,还真是她家的驴,赶紧迎上去。

“爹,当家的,你们没在县里用午饭?”

“没有,”吉诚将驴车直接赶去后院。

吉家的后院足有两亩地,一边圈了小菜园,种些大葱、韭菜什的。一边是牛棚、鸡圈,后门旁还码了一间犬舍。半人高的大黄狗,见着驴回来,兴奋地大甩尾巴,汪汪直叫。

吉安下车,就见二嫂洪氏领着两岁的女儿欣欣,和黄氏、吉欣然母女已经在等着了。从袖口里掏出绣囊,朝着头发有点稀疏的小丫丫招手。

“小姑给你带糖了。”

她虽不亲近家中晚辈,但每回去县里、镇上,总会带些孩子喜欢的零嘴回来,也花不了几文钱。

“快快谢谢姑姑。”洪氏上头两儿子,怀上第三胎的时候,就天天念叨肚里是个闺女。还真被她给叫来了,生下闺女,没等娃睁眼就直说她闺女像足了姑。

吉俞开始还附和,后来闺女满周岁了,小模样也出来了,再不好意思跟着媳妇瞎说。

听说有糖,小欣欣粉嫩嫩的小嘴就兜不住口水了,挪动小短腿像吃醉了酒,东倒西歪地跑向前去,两肉手团在一起:“谢姑。”

这糖是早上在货郎摊上买的,买时就让货郎分好了。吉安取出一份,送到小丫丫手里:“回去跟哥哥一起吃。”

两圆眼盯着手里的糖,小欣欣哪还听得见她姑在说什。吉安瞧她这样,面上不由得柔和了两分,将剩下的那份递给吉欣然。大房的,她之前就给了大哥。

前世就是这般,吉欣然握着手中的糖,心里滋味难言:“今日去县城,小姑有听闻什么趣事吗?”

趣事?吉安轻眨了下眼,吉欣然不会无缘无故有这一问。可她明明记得书里对吉彦乡试前的这段时日,着笔并不重。

“没有。”

吉欣然也只是随口一问,将手中的糖收好,过去帮忙搬布匹回正屋。今儿十月初十了,抬眼上望晴空。明日大伯交完税粮,天就会变,接着下雪。

雪后,齐州府发生了一件大事。齐州府知州骆斌云,连同他的两个亲信一起消失了。这骆斌云,是现任内阁首辅张仲嫡亲外甥。

张仲长姐,就骆斌云一个孩子。他出事,可谓是要了张仲长姐的命。京城张家连连派人来齐州,可惜一无所获。前世直到谭家被抄没时,骆斌云仍生不见人死不见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