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第2/5页)

到了清代,青花瓷器还创烧了多种衍生品种,如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等等,因此遗留下来的青花瓷片是最多的。①

而青花属于釉下彩瓷,比五彩、粉彩等釉上彩烧制容易,不需要二次入窑烧制,且颜色淡雅,十分符合文人的审美,在上千年的历史中经久不衰。

将三百多片碎瓷片按器型和纹饰细分的时候,云舟意外拼成了一件残缺的青花龙纹大盘,由近二十片碎片构成,底款写着“大明万历年制。”

只是盘子的口沿缺了矿泉水瓶盖大小的一块,不算完整,需要补齐。

补齐的话,就要涉及瓷器修复的第四个步骤,补配。

补配指的是对瓷器残缺的部位进行补足,常用的方法是石膏补配、树脂补配、瓷配瓷修配等等,按照瓷器的损坏程度选择适用的方法。

一般瓷器的补配需要先用软陶捏塑成型,继而烧制成残缺部位的形状,类似于补足部分的模具,然后用石膏粉、补牙粉与超能胶调和,再加入与釉色相同的颜料,根据模具的形状进行补足,最后刮掉多余的部分,俗称为刮腻子。②

这个步骤的难度对于云舟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

无论是制造模具、调试颜色、还是刮腻子,他都没有任何经验,看来要学习修复瓷器这一技艺任重而道远。

他还是先将粘连的步骤掌握好再说。

一片片青瓷和白瓷碎片在少年手中慢慢拼接起来,有的只有一个圆腹,有的拼成了一个完整的碗底,有的则是瓷瓶的颈部,各种器型各种部位不一而同。

在拼接的时候,云舟更能感受到不同瓷器在手中的质感和器型的区别、以及不同年代釉质的差异,这对于他今后辨认瓷器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凌晨1点钟,少年揉了揉酸涩的眼睛,感觉实在有些撑不住了。

简单洗漱过后,云舟倒在了柔软的被褥中,几乎忘了大帝给他找了个师父的事。

一片迷雾之中,少年神情恍惚的站在原地,对面是一位精神矍铄的老头,面容十分随和。

他笑眯眯的问云舟:“小伙子,介绍一下,我叫冯德浩。听鬼使大人说,你想跟我学习瓷器修复这门技术?”

“天啊,您、您是…冯大师?!”

云舟的瞌睡一下消失了,看着眼前的老人一脸震惊。熟读冯大师撰写书籍的他对‘冯德浩’这个名字简直如雷贯耳,更何况扉页还有冯大师的照片,和眼前的人一模一样!

“小伙子认识我啊。”冯大师哈哈一笑,笑声爽朗,摸着胡子道:“看来我的名气不小,连现在的年轻人听说过我的名字。

你是哪家的小子,接触古玩多久了?”

云舟见到崇拜敬重的偶像,神情不自觉带了一丝紧张,语气恭敬,“冯大师,我叫云舟。最近三个月才开始接触古玩,目前正在自学瓷器修复技艺,请您多多指教。”

“…哦。”

冯大师听到对方才接触古玩三个月之后,在心底叹了口气,看来这次的任务很艰巨啊。

‘云’这个姓他也没听过,可见不是古玩世家的后代,就是个什么都不懂的新人。

他打量了云舟一眼,模样长得不错,干干净净的,就是太年轻了点。

十七八岁的小孩子,哪有什么定性?受得了这么日复一日的枯燥么?

唉。冯大师在心里叹了口气。

自从死后,他不止一次的后悔没有在临死前将‘无痕修复’的技艺传给自己的大徒弟。

儿子们都去做生意了,一个去开古玩店倒腾古玩,一个去做什么海外贸易,没有一个人愿意跟他学习瓷器修复这项技术。

在他晚年的时候只好收了两个弟子。

大弟子虽然勤奋但太过死板,从来不会发散思维,也不想着改进技术,完全就是一块‘朽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