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天下水战巅峰对决(第3/4页)

自古能把部队组织得退却而不崩溃的将领,那都是非常难得的。

别看《三国演义》上那种“诈败诱敌、等敌人进入埋伏圈就伏兵齐出、诈败部队也返身杀回”的戏码写得那么轻松,实际上如果不是名将率劲旅,诈败诱敌极大概率就直接变成真败了。

看看淝水之战苻坚只是让前秦军队稍稍后退,就成了总崩溃,就知道这事儿多难了。

后来日本战国,岛津家一手“钓野伏”吃遍天,几乎一统九州,是其他诸侯大名不知道如何学习模仿么?不是,“钓野伏”原理太粗浅了,实在是部队军纪不够学不来啊。

而太史慈至少做到了“让士兵们主动放弃甲板后,却没有士气崩溃,退回船楼后被包围,依然有信心坚信己方一会儿还能夺回甲板、把船开走。”

可惜,今日之战,毕竟是当今天下三大水战名将之二间的对决。纵然如此局面,周瑜依然能随机应变破解。

(三大另一个是甘宁。前五的话再加上吕蒙和陆逊。陆逊现在还太年少,实战经验和兵法积淀不足。吕蒙比甘宁年轻不了多少,经验是够了,但是这辈子还没好好读书,不懂兵法。所以这俩还不能和前面三个相提并论)

眼看着东吴水兵冲过一块块跳板、踏上汉军斗舰,然后被堵在汉军斗舰的甲板上、被汉军部署在船楼上的连弩攒射、一时伤亡惨重,周瑜很快祭出了新的战术。

一群群东吴水兵背负着许多陶罐,把内容物点火之后,投掷到汉军斗舰的船楼墙板上,部分则落入了舷窗、或者是抛到了船楼舱顶、女墙垛堞之后。

一开始汉军士兵还以为对方是拿了麻油或者别的动植物油脂灌注的火罐,想玩火攻。汉军军官们纷纷觉得不可思议:油脂何等昂贵?江东没有天然的火油,只靠动植物油脂,能放多少火?

而且双方的战船此刻都是用乌鸦喙的钉板吊桥扎在一起了,真放火延烧,不怕东吴军的战船最后也遭殃么?吴军船只虽小,却是花三五艘钉住汉军一条大船。要是最后火势蔓延大家同归于尽,汉军一换五还是划算的。

这怎么看都不至于在如此局势下用火攻。

可惜,很快汉军将士们就发现情况不对了。

周瑜根本不是打算火攻!这些陶罐投掷过来散开后,发现里面燃烧的只是廉价的稻草。

最卑鄙的是,这些稻草还不是完全晒干的,而是稍微有点半干不干,足以一下子就引燃,但烧起来黑烟很大,烟雾滚滚。

在农村用柴草做过饭的都知道,柴草没有彻底晒干之前,烧起来烟是最大的,而且特别呛人。

周瑜的目的,仅仅是把船楼和舱顶这些部位的汉军弩阵,覆盖在滚滚浓烟中,让汉军弩兵暂时呛烟降低战斗力,同时也封烟封了瞄准的视野。

如此一来,东吴水兵通过甲板攻打船楼时,遭到的居高临下远程火力,就被压制到了一个较低的水平。

汉军连弩手就像是吃鸡游戏里对着烟雾弹穿烟乱扫,命中率极大降低。

架弩,冲锋,封烟,丢闪,一气呵成的连串攻坚怪招,终于让太史慈一方再也难以招架。

太史慈也知道厉害,眼看事不可为,果断选择了壮士断腕,抛弃了冲在最前面、被团团围住的两三艘斗舰,然后下令后续的舰队全部后撤。

他用旗号与鼓角指挥,让那些受困不深的战船上的士兵们,果断发动反冲锋,先把冲上己方船只甲板的东吴士兵冲回去、然后用尽办法砸断砍断搭上来的乌鸦喙吊桥,脱离接触转向后撤。

因为原本的打算是“据守船楼用弓弩滚木礌石杀伤敌军”,现在却变成了反冲锋御敌于甲板,汉军士兵的伤亡自然是陡然升高。

就好比攻城战中,防守一方原本是站在墙头往下丢东西,现在却是主动打开城门肉搏把敌人杀退,难度增加何止数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