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5章 重回桃园,封赏功臣(第3/4页)

兖、青二州虽然也惨遭曹操去年的拉壮丁之祸,但毕竟没有直接被战火破坏,扛到八月份不出事儿,基本上也就过去了。

豫、徐的淮北地区是受害最惨的,好在赈济也最关注,还充分组织百姓尽量多分田种田。豫州有鲁肃主持布政使的工作,诸葛亮也在徐州北部巡视辛劳了数月地方工作,总算是把隐患都处理掉了。

诸葛亮老家琅琊,那也是徐州最北面的一个郡,十几年没回故乡了,有机会还乡诸葛亮还是愿意出点力的。

他甚至还发挥自己的工程和技术才智,因地制宜给徐州百姓贡献了好几样有利于恢复生产的农业工具。

还利用东海郡沿岸的风力资源,结合在益州和关中、司隶已经成熟多年的水车系统,发明了风车碾坊,好让人口凋敝的徐州百姓节约劳动力,在缺乏落差水能的环境下,也能用机械动力碾米磨面。

考虑到造风车的早期成本比较高,需要大量的木料。诸葛亮还惠民地在故乡放开了对“水车驱动木材切割作坊”的“专利管制”,让当地老乡可以不用缴纳专利费就建设木材切割作坊、打造卷笔刀型的木料车床。

加工圆木的车床,在战争结束前原本是管制的,官方不允许往关东地区扩散这些技术。曹操虽然最后一两年有了,但也是靠偷的,只给军工部门用来车枪杆箭杆。

现在天下一统,这些民生技术可以放松,惠及全体大汉子民,徐州地区民间才允许普及木料车床。

至于水车锯木机,那玩意儿问世才第三年,是当初李素营建雒阳新城、在孟津建造船厂,为关羽的部队打造黄河战船时,黄月英发明的。

这次诸葛亮等于是慷老婆之慨,把自己妻子的发明拿出来免费授权,给故乡父老临时白用。

诸葛亮还顺手改良了一下徐州东海郡等地百姓的海盐生产技术,在煮盐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天气环境,发明了晒盐和煮盐相结合的办法,节约燃料和人工。

不过如今才第一年,诸葛亮路过时也只是做了点调研和尝试,来不及大规模推广。毕竟后世要修建沿海的盐田,在早期建设的时候也是需要大量投入人力物力的。现在徐州百姓需要的是休养生息,没那么多人手来规划盐田。

但这个方法肯定是靠谱的,只能说诸葛亮对天候和地理的研究着实有水准。东海郡这地方后世大致相当于连云港和盐城,确实是华夏沿海各地中最适合晒制海盐的。

诸如此类的细小举措,勿以善小而不为,点点滴滴解放出来不少民间生产力,让当地顺利恢复。

……

农历七月十五,

刘备一行刚刚巡视完幽州治所蓟县,以及蓟县所在的、今年刚刚重设的燕国(郡国),观察了新任燕王是否恭顺老实。还顺带了解了幽州北部边防情况、游牧民族是否有异动。

这些问题都搞定后,刘备总算是回到了自己的故乡,涿郡涿县。

涿县内外一片压抑的轰动氛围,让刘备感觉很好。

所谓“压抑的轰动”,就是父老乡亲都想要来围观,也确实发自内心爱戴,但又被礼法阶级所阻,想围观都只能远远的偷偷的围观。

为了与民同乐,刘备准备参加一下当地的丰收祭典,学学高祖皇帝当年还沛的大风歌做派。

如果是后世,七月十五这日子似乎还有不少节日。

但是在汉朝,还没那么多神神叨叨的复杂民俗,七月半最多是庆祝一下丰收。

如果是北方地区秋收晚的,就压根儿没有过这个节的习俗了,有些地方甚至跟八月十五合并过。幽州也是最北方了,所以正常情况下涿郡也不会在这种日子庆祝丰收。

今年完全是为了配合刘备还乡,临时加塞的戏码。

而道家的中元节和佛家的盂兰盆会,如今都还是隐藏在阴暗角落的非主流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