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章 公孙康:西扛太史慈,北拒赵子龙(第3/4页)

公孙家直属战兵三四万,扶余濊貊夷兵总数两三万,这就是公孙康如今可以直接动员的力量。要想再多,就得重新把秋收百姓强行拉壮丁。

……

“为今之计,如何应对赵云入寇?可曾打探得赵云人马多寡?”

军事会议上,公孙康仔细确认着情况,也不指望瞒着盟友、靠报喜不报忧来骗取大家的士气。眼下开诚布公最重要。

最先发现敌情的,正是扶余的尉仇台,他这人因为是东夷蛮子,也没什么文化,不知计策,所以赵云的疑兵之计、虚张声势,尉仇台几乎是照单全收,直接中计。

他就跟公孙康摊牌:“汉军骑兵打着骠骑将军旗号,斥候哨探其行踪,绵延五六十里,怕是有五万之众以上。”

这尉仇台的扶余,算是朝鲜半岛上,唯一跟大汉和公孙氏的地盘都接壤的蛮夷国家,他其实也不是很想帮公孙康对抗大汉,

但主要是十几年前、曹家和公孙氏强大的时候,公孙度布局过一步棋子、逼着尉仇台娶了他女儿。

所以上贼船容易下贼船难,尉仇台现在等于是公孙康的妹夫,汉朝要打他大舅子,他也只能捏着鼻子来支援,否则说不过去。

但这种支援能有多坚定,就不敢说了,真要是危急关头连他自己都会搭进去,尉仇台肯定不乐意的。大难临头各自飞,他不过是娶了个公孙家的老婆,怎么能把自己全国全族赔了呢。

“五万?!卿等有何退敌之策?”公孙康一听他妹夫报上来的敌情,直接心里就凉了半截。

赵云的威名,他可是再清楚不过了,那可是从大汉朝的东北角杀到西南角、再从大汉的西南角杀回东北角的狠人。

堪称十八年来,把大汉整个杀穿了一个来回。

这么一个狠人,现在带着五万铁骑来对付三韩?

刘备也太看得起他公孙氏了!不嫌赔本吗?!

随后,二弟公孙恭汇报了太史慈的部队规模,说是至少也有四五万之多——

但实际上,太史慈只有三万人,但坐着能承五万人规模的船队。

另一边的赵云,更是只有五千骑,靠着一人三马,以及其他虚张声势手段、多立营寨,硬生生吹牛夸张了十倍而已。

大伙儿都面面相觑,许久之后,谋士韩忠才劝说道:“大王,为今之计,还是沿汉江多列坚固屯堡,切不可让赵云轻易渡河,以拖延时间,并试探汉军攻坚之能。

赵云虽众,却是越山险而来,骑兵为主,带不了重型攻城器械。想在三韩之地就地打造,也必然缺乏材料工匠,各种不称手。太史慈渡海而来,也会面临带不了重器攻城。

总之,我军先试试汉军是否有攻坚之能,才好针对性定夺下一步方略。”

公孙康摸着胡子沉思片刻:“汉军能攻坚又当如何?不能攻坚又当如何?赵云有骑兵之利,但我三韩之地,并扶余各部,马匹也不少。

若是没有赵云只有太史慈的话,孤原本倒是想过,跟太史慈野战,以骑破步。现在看来,是没这个希望了。汉军能攻坚城的话,唉……

何况,这屯南县城,能有多高的土墙?作为国都,墙高不满三丈,放到中原,便是大郡的郡治都不止三丈。”

大伙儿商议许久,越来越愁苦,最后,公孙康的另一个幕僚贾范,想了个赌一把的办法,虽然冒险,但看起来至少有机会翻盘。

“大王,若是到时候发现汉军攻坚不是很强,可以相持拖延时间的话,那我军便抓紧后撤人口、兵源物资,节节抵抗,退入东南山险之地,想必汉军千里远征,追击定然迟缓。”

公孙康:“追击迟缓又如何?再迟缓总有追到的时候,难道我们坐以待毙不成!”

贾范:“只要退入山区,赵云行动不便,追击的主力必然是太史慈部。而太史慈的人马弃船登岸,以步战追击,远了之后,留下守船的必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