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大明首辅赵守正(第2/3页)

赵守正的语速明显比从前放缓了一截,这不是因为他老了。虽然他已经五十七岁,却正是为官的黄金时间。权力这剂不老药正让他时刻体验着精神高潮,整个人的状态前所未有的好。

其实语速慢是他这些年养成的习惯。大学士不能说错话,所以话出口前要三思,有时候拿捏不好他宁肯先不开口,回来想清楚了……好吧,就是问问画家再说。

久而久之,整个人也变得稳重练达,深具相体了。

“岳父大人生前追比欠税从不放松,却会这样嘱咐父亲。”赵昊轻叹一声。

“他说为政者当对症下药,随机应变。万历初年国库空虚、边防废弛,国家一旦有事,钱粮何出?所以要行‘苛政’,尽快摆脱入不敷出的危局。”赵守正缓缓道:

“所幸这些年新政还有些成效,又天公作美。如今四夷平定,国库充盈,足以应付三场大战,再多追比过犹不及。自当趁此时改弦更张,与民休息。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嘛。”

赵昊点点头道:“岳父这是自己做坏人,让父亲当好人。”

“是啊。”赵守正眼圈微红,略带哽咽道:“太师知道为父不是那块料。常说居正守正,天意就是让我为他守成的。”

“嗯。”赵昊问道:“还有呢。”

“还有就是放宽考成法的标准,也让百官松口气。但不能一下子松开,要一年降一成,最终降到他的七成还是八成,我自己决定。”赵守正便接着道:“一下子降太多他们会懈怠,逐年降还可以每年都收获一回感恩戴德。”

“是这个理儿。”赵昊点点头,御下跟养猴确实有共同之处。“不过标准可以降,但仍要严格执行,说收到九成就是九成,少一点也要受罚,不然他们就真敢放羊给父亲看。”

“哎,太师也是这么说的。”赵守正叹气道:“你们翁婿真应该好好聊聊,他最后几年实在太孤单了,谁也没法理解他。我当时就想,如果你在,肯定能和他聊到一块去。”

“父亲想多了。”赵昊摇摇头道:“万历八年之后,我们就分道扬镳了。除了多谢岳父不杀之恩,我们也没什么能聊的了。”

“唉,不至于不至于……”赵守正摆摆手道:“你知道他说的第三件事是什么吗?”

“什么?”赵昊轻声问道。

“重开天下书院。”赵守正缓缓道。

“是么?”赵昊鼻头一酸。

翁婿俩当初故作不和,但其实‘假作真时真亦假’,张居正没少打压他和他的人。以至于七年之后,赵昊的也分不清,到底是真不和还是假不和了。

“太师说,当初是因为全国书院都站在他的对立面,不毁书院、禁讲学,改革根本推行不下去了。但既然毁书院、禁讲学,改革还是失败了。那就没必要再得罪天下读书人了。”赵守正喟叹一声道:

“他还说他死后,必定有无数人呼吁重开书院。这可是个天大的人情,万万不能让外人占了便宜。”

“唉……”赵昊也深深的叹息一声。可想而知,岳父大人最后几年,是何等的痛苦而绝望。

这时外头响起轻轻的敲门声。

父子俩擦擦眼角的泪痕,赵昊沉声道:“进来。”

俞闷便轻手轻脚推门进来,恭声禀报说,大宗伯持上谕求见。

这种不能不见,赵守正点点头,让小红更衣,到花厅见客。

……

待赵守正出去后,赵昊在书房呆坐良久。

直到徐渭一摇三晃走进来,他才回过神来。

画家今年六十七了,自从恢复自由身后,这些年和老伴大江南北都游遍。如今游性尽了,作家安心宅在家里写完他的《西游记》,老徐则整日无所事事,又早没了俗世的念头,整日吃了睡睡了吃,愈发白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