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活着的门神(第3/3页)

“江南一带最缺的就是牛羊,自然高价敞开收购,于是牧场很快盈利。而且牛羊所产生之排泄,又是改良荒地土质之肥料,实为一举数得之经营良策。”

“然后集团又斥巨资修建了沿海岸堤,建造了坝闸,用以防止海水入侵。同时兴修水利,引江水灌溉,这才有了如今江北百余里的黄金海岸,百万亩沿海棉田!”海中平与有荣焉道:

“现在这里产的棉花不光供应江南,还建立了自己的棉纺厂,号称北松江呢!”

看着儿子两眼放光的样子,显然已经把在江南的见闻和感触抛诸脑后了。

海瑞不禁暗暗叹息,江南集团培养出来的读书人,非但对科学的兴趣远胜于入学,似乎对实业的兴趣也远胜于举业……

就连自己的儿子也不例外。

他知道,海中平刚才侃侃而谈的这些,肯定是在中学开设的实业课上听到的案例。

‘愤国力之弱,则讲求武备;痛民生之窘,则讲求实业。’这是赵昊灌输给学生们的思想。

而圣贤书在他的教育系统里,仅属于小学语文知识的一部分。至于《四书章句》之类的科举应试教材,只有书院才专门研习。

哎,强国兴邦的道理,似乎真的不在圣人之言中。

时代,真的变了。海瑞既高兴又心酸,但还是高兴更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