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第3/6页)

人才太多了怎么办?不着急,她说过了只要从善堂学业有成的,自然是有岗位等着他们。

江陵的善堂如今看起来是圆满了,但是,那些刚从闽王的地盘上夺过来的江南和福建等地呢?武安军打仗是一把好手,可是安置流民重建家园这些细碎而繁杂的事情,赵禾觉得这正好是善堂可以发扬光大的地方。

对于如今在江陵城的很多人来说,江陵城也不是故乡,不论是在江陵,还是在江南,还是在福州等地方,其实也没有太大的区别。

既然江陵城的善堂需要的师傅的位置饱和了,可南方还有那么多的城池,需要这些学了手艺,能支撑起一方门庭的人。安顿流民,将各地的善堂尽快建起来,让整个南方从战后的疲惫和荒芜中重生,这才是她能做,又有意义的事。

所以,既然这样,她不如不去西京,改道南下。

陈素水的办事效率很高,点出来的一百将士,几乎都能算做是他的亲兵。毕竟保护赵禾南下这事儿,不要赵禾主动找麻烦,托给一般人他还真是不太放心。

陈素水再三叮嘱手下的士兵,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跟在赵禾身边后,这才将人带过去,交到南越手中。

南越大约也能猜到陈素水此举的目的,对于陈素水的安排那在心里简直是一万个满意。

作为寒水居的护卫,跟着这么一位做事不按常理出牌的主子,每日也真是心惊胆战。

赵禾是个守诺的人,既然答应了陈素水放在自己身后的一百将士,她就没想打过主意要将人甩开。

跟陈素水分开后,赵禾将南越招来了眼前,“正好现在有大哥拨来的将士,那有件事你去跑一趟。”

赵禾自打决定要尽快从江陵去江南,在南方建善堂后,心里就不断琢磨着章程。建善堂第一步,就必须要有粮食。从前的江南的确是鱼米之乡,可现在江南,她还没亲眼看一看,不知道会不会像是江陵这些地方,十田九荒废。

先前赵禾在蜀中的那些良田,眼下这么长时间,是需要派人去看看,若是有粮食,就让南越带回来。

“蜀中算是在这一场大乱中,唯一没怎么受到牵连的地方,肯定商户都有不少存粮,你带着人去看看,有多少就买多少回来。”赵禾安排说。

南越皱眉,“属下这头抽掉走护卫的近半数人马,那不就没什么人在小姐身边?”

赵禾指了指身后那么多将士,有点无奈,“跟着那么多人呢。”

南越嘀咕,这些普通的将士们哪里有他们寒水居的护卫身手利索?但最后琢磨着时间距离,想来不会耽误什么大事儿,便也领命去了。

南越走了,陆柳自然就不能走了,他代南越掌管着剩余的护卫。

赵禾这一回是从襄州南下到江陵,这一路上,跟蜀中差不多,有不少山路。赵禾命身后那一百赵家军换上了寻常百姓的衣服,不用紧跟在自己身后,他们这声势太浩大,跟在赵禾身边,才是正儿八经引人注意。

原本众将士对于赵禾的印象就简直不要太好,加上赵禾也算是他们的小主子,所以当赵禾提出来这要求时,一百将士答应得非常爽快,半点犹豫也没有。

就这样行了好几日,赵禾估摸着南越也该就在这几日回来。

南越不在,陆柳就坐在了马车外,手中拿着马鞭,看起来就真像是一年轻的马夫。

“小姐,前方有水流,小姐可要休息片刻?”在马车外的陆柳开口问。

赵禾闻言身后掀开了车窗帘,果不其然,在不远处她看见了一条在日光下的银色纽带。

“那停下来让大家都歇歇吧。”赵禾说。

此地算偏僻,方圆十里都没看见什么小村庄,赵禾下马车时,便也没带着帷帽,就扶着九娘的手走了下去。

在马车上待了太长时间,就算是赵禾习惯了,也难免会觉得不太好受。下马车就想活动活动筋骨,赵禾跟在九娘身后去了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