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第2/3页)

说来也怪,以前总是坐不住,定不下神,写几个字就想去干别的,现在倒是能沉得住气,持笔伏在桌上,泼墨挥洒,一坐便是好几个时辰。

他的字也练的越来越有模样,很有几分当初秦知亦写字时行云流水,矫若惊龙的气韵了。

其实,他也有想过刻意改变笔势,不再照着记忆里的临摹来写,但无论他怎么改,写着写着就会不由自主的又开始照着秦知亦的字体练,到后来他干脆也放弃了改变,开始顺从本意,就这么五味杂陈的写下去,写得一丝不苟,全神贯注。

可不知为什么,即使他摈弃杂念,尽力的使自己忙起来,使自己从这些事情中获得充实和满足的感觉,但他的心里,永远都有一处,是空落落的。

这处空落落的角落,看似不显眼,却会让他在深夜被寂寞和冷淡包围,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乐之俞不肯承认这是因为他“忘不掉”的缘故,自己硬是给自己找了理由,觉得是因为没坐过船不适应,又或者是因为在船上呆的腻烦了,才会心生烦闷睡不着。

于是乎,在货船到了一处码头靠岸,木全等派人下船采买菜蔬粮食等补给的时候,他也带着苏一苏二跟着下了船,打算随意逛逛解解闷。

当然,今时不同往日,作为所谓的青丹会少主,估计他这张脸都上了朝廷的叛贼头目通缉名单,不能再无所顾忌的在外头行走了,只得听从苏二的建议,取了顶缝着白色轻纱的帷帽戴上,遮住了面容,也省得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因为刻意绕路避过官府的盘查,他们来的这处码头并不是什么喧闹繁华的大地方,而是一处小渔村。

渔村的本地人并不多,但因为这是去县城的必经之路,经常有探亲和行商的人来来往往,所以在道路的两边也跟着开了不少食肆酒家,卖些活鱼鲜虾等水产做菜肴,再搭些自家酿的酒招揽客人,虽是小本买卖挣不来什么大钱,但养家糊口还是过得去的。

乐之俞信步走着,远远的便闻到一股与众不同的诱人香气。

说它与众不同,是因为它没有这渔村特有的河鲜腥气,而是种久违了的喷香肉味。

在船上吃鱼虾早就吃腻味了的乐之俞,闻到这肉香顿时眼睛一亮,鼻尖动了动,寻味便找了过去。

这家小店倒是有巧思,直接在门口砌了个炉子,刮了几只山鸡野兔在烤,油光蹭亮,香气四溢,勾得人肚子里的馋虫都要跳出来了。

果然这店的生意也是最好的,别家只能勉强坐一半桌子,他家客人却是快坐满了,吃吃喝喝聊着天,各种嗓门掺杂起来,济济一堂热闹的很。

苏二觉得人多眼杂,想劝乐之俞换个清净的地方。

“不必。”

乐之俞抬眼瞅了瞅头顶上的酒幌子,没怎么犹豫,迈过门槛就朝里走。

“大隐隐于市,越是人多咱们才越不显眼呢。”

事实证明乐之俞是对的,这店里来的多是外地人,什么打扮口音的都有,对乐之俞这样带着帷帽进来的客人也见怪不怪,只顾着自己那桌吃菜喝酒闲聊,无人注意他。

小二麻利的将桌子收拾好,满脸笑容的请乐之俞几人入座,在乐之俞点了几道菜后,极其热情的让他也尝尝店里的洞庭春酒,说是加了黄柑酿的,口感极佳,尝过的客人都夸好喝。

杯中之物,可以忘忧。

乐之俞还正好就起了喝上两杯的心思,便顺水推舟的让小二上了一坛。

不晓得是太久没喝,还是真的有忧愁难消,这洞庭春虽然远远比不上从前喝的那些名酒佳酿,但乐之俞还是觉得很有滋味儿,菜没吃几口,酒却是喝了好几杯。

“公子,少喝点吧。”

苏一道:“这种乡野小店,酿的酒都粗陋的很,初尝没什么,却是后劲极大,小心待会给喝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