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第6/8页)

缓过那阵痛意之后,徐春妮点了点头:“嗯,你是大学生咧,肯定不能是骗子。”

周婶看他们俩的确还是少年,不是那些凶神恶煞的管理者,慢慢放下心防,脸上有了笑意:“孩子们是不是想吃新鲜米粉?大婶正在晒,你们拿一点去吧。没事没事,我这里米粉多的是。”

林满慧摆摆手:“我们不要,我们买。”

现在是1979年初,大集体经济还在起步阶段,周婶的思想停留在以前动不动就要割资本主义尾巴的阶段。她哪里敢说什么买卖,慌着解释:“孩子,我真的只是帮别人做米粉,我不做生意呢。”

徐春妮虽说年轻,但到底见识少,也不关注什么三中全会精神。她听母亲极力否认,便也冷着脸说:“你们想要吃点米粉,只管拿。但我们不卖呢。”

林景严叹了一口气,知道需要一点时间才能说明白,他与满慧对视一眼,齐声道:“我们进屋说话,怎么样?”

四个人一起走进低矮的平房。

周婶拿来两个板凳,招呼他们坐下,找了半天也没寻出两个干净茶杯,不太好意思地说:“我们家只有母女俩,平时客人也少,招呼不周,莫怪啊。”

林满慧与林景严也是过惯苦日子的人,忙笑着说:“我们不喝水,就说说话,周婶您别忙。”

林景严很认真地解释了一番,告诉周婶现在国家已经允许人们自主创业、自谋生路,只要雇佣人数不超过规定就不算资本主义。

周婶似信非信,瞅一眼外面,悄悄问:“真的吗?”

林满慧重重点头:“我家四哥在纱厂家属区开了一家如意米粉店,生意挺好的,是农场商务部颁发的经营许可证。所以你看……现在已经不一样了,周婶你别怕。”

徐春妮一听顿时舒了一口气,压抑不住内心的欢喜:“这可,这可真是好事。”她站在一旁,抱着母亲的肩膀,“妈,我们以后可以放开胆子卖米粉了。”

林满慧道:“我们从萧老板那里进货,原本是一斤四毛钱,我们家卖汤粉勉强还能挣钱。但是他今天临时涨价,要一斤五毛……”

徐春妮一听就跳了起来,叉着腰大骂道:“真不要脸!姓萧的从我们家直接拿货,每斤只肯给三毛,卖给别人却敢开这样的价!”

林满慧一听,便知道母女俩是实在人,做生意不耍滑头。她用商量的口气道:“我们直接从你家进货,一斤四毛,怎么样?”

徐春妮眼睛一亮:“好!”

周婶却不肯:“以前萧老板只给三毛,哪能要你们四毛一斤,这样……一斤三毛五分钱吧,两家都不吃亏,好不好?”

这一回,轮到林景严眼睛一亮:“好!”他是个天生的生意人,一听到可以节约下来成本就兴奋莫名。

林满慧想了想,微笑道:“那这样,早上七点我四哥骑车过来取米粉,每天约定五十斤,按一斤三毛六分钱。超出五十斤的话,按四毛钱的价格买,怎么样?”

从来只听说薄利多销、没听说加量加价的,周婶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解地看着林满慧:“孩子,你这是什么道理?”

林满慧微笑着询问:“你们做一天,能够做出多少米粉?”

周婶道:“不歇气的话,头一天泡好早稻米,一大早磨成米浆,加淀粉和匀,刷油、烫粉皮、晾晒,一天能做五十到六十斤米粉。主要是手磨、烫皮子需要花功夫,我一个人做,忙不过来。”

林满慧道:“对呀,您做的米粉韧性好、口感滑嫩,只是数量上不去。如果超出五十斤,岂不是您得陪上睡觉、休息的时间?所以要加钱。”

徐春妮听到这里,心中欢喜,看林满慧的眼神里充满善念:“妹妹你是个好的,懂得体谅人。”她鄙视地扫了林景严一眼,补充一句,“你哥算盘太精,没有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