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第6/7页)

她走一趟,除了是报着极微弱的希望外,再就是盼着哥哥念在兄妹之情,看在她可怜,看在元春是亲外甥女,将元春放在心上,给出宫的元春选一门好亲事才好。

这会子亲哥哥没见到,倒是听了满耳朵林如海回京的事儿,王夫人带着一肚子委屈来,又带着两肚子气恼愤懑走了。

王夫人走后,韩氏却去内间见了正在闭目养神的王子腾。

原是他一直在家,只是料定王夫人的来意,觉得头疼,所以不愿意见这妹子罢了。

见到韩氏,王子腾还感慨了一句:“一朝天子一朝臣,从前我想着跟林如海争个高低上下,现在想来也没意思。”

“这不太上皇老人家一去,我也做不成京营节度使,他也做不成巡盐御史了。”

韩氏就劝道:“可老爷是升了官的,九省提督是正经从一品的官职呢,且代京中出巡各地,必是受人捧着敬着的。不似在这京城里做官,到处都是皇亲国戚的,处事轻不得重不得,难以做人。没了京城这么多烦恼糟心事儿,老爷只当去散心也好。”

王子腾自嘲一笑:“只好这么安慰自己了。好在皇上还是看得见我的辛苦,给了我脸面,升了个从一品。”

虽说明升暗降吧,但起码明升了,兵权虽没了,但面子上是过得去的。

不要觉得面子不值钱,只看荣国府就知道了,皇上连面子不肯给呢。不然以皇上三宫六院的庞大数量,以及这些年召幸宫女的次数,便是纳了贾元春也没什么,给个位份就是了,也算是安抚老臣之家。

难道皇上不明白荣国府非要送女入宫的意思,但还是刚出了太上皇孝期就把荣国府的姑娘发还回家,当真是一点面子情儿不给。

可见自己和林如海还有让皇上给面子的余地和价值,荣国府却连这点分量都没了。

王子腾这会子确实把林如海当成了同病相怜的‘太上皇旧臣’,只以为皇上召林如海回来,是要免了他手里的实权差事,不许他继续把持盐政,还难得替林如海也感叹了一下。

发表了一番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叹息后,王子腾就准备等林如海回来,两人冰释一下前嫌,好好坐着喝一杯,商讨下未来四大家族和林家如何在这位皇帝手里谋求发展。

韩氏不懂这些,她只是借着贾府的事儿安慰王子腾道:“老爷说的有理,皇上还是看重老爷多年劳苦功高,给了体面的。”

人嘛,有比较才有幸福感。

这不,人有了垫底的对比,就很容易获得安慰。

看到荣国府毫不被皇上在意,直接发还女儿的下场,王子腾和韩氏心里都好过了许多,觉得明升暗降很可以接受了。

--

且说王家是有了惨淡参照物作为安慰,可作为惨淡参照物本身,荣国府实在是很难过了。

林姜这日下班回家,就察觉出荣国府的愁云惨淡。下人们都像是一日之内修成了猫妖,全都走路不出声,安静的吓人,生怕惹出什么动静来让主子们不高兴。

连日常来给林姜抬轿子的四个粗使婆子,走路都特别小心谨慎,搞得林姜回兰芝院比往常慢了许多。

待下了轿,林姜看她们满头满脸的汗,也觉得可怜,这大夏天提心吊胆,干重活不敢出声也太难了,就各自给了两枚银花生,只说让她们去厨下要碗绿豆汤解解暑。

几个婆子收了一两银子的赏赐,高兴的什么似的,压低了声音千恩万谢后又悄悄走了。

林姜看的甚是无语。

只看下人们的样子,也就知道了元春无功而返出宫这件事,对荣国府主子们是多大的打击。

好在兰芝院里没有这样的情形,仍旧是如常生活。林姜进门的时候,只见小丫鬟们正在石子路上泼水降温。

两只白鹤躲在阴凉地里站着睡觉。

而雪雁宝石都跟在黛玉后头,在廊下站着听黛玉教鹦鹉念诗呢。